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有緣千里.話音樂圖片

有緣千里.話音樂

主持人劉馬利
有緣千里.話音樂圖片
2025/08/30 (六)

本集主題

20250830 【有緣千里˙話音樂】主禱文之三-跨文化的靈性低語 本集節目延續前兩週對《主禱文》的探索,深入挖掘這段基督信仰中最核心的祈禱詞,在不同語言、文化與音樂風格中的演繹方式。以「主禱文」為線索,聆聽十位作曲家如何以音樂回應人類最深的祈禱。

本集內容

20250830 【有緣千里˙話音樂】主禱文之三-跨文化的靈性低語 本集節目延續前兩週對《主禱文》的探索,深入挖掘這段基督信仰中最核心的祈禱詞,在不同語言、文化與音樂風格中的演繹方式。以「主禱文」為線索,聆聽十位作曲家如何以音樂回應人類最深的祈禱。 從瑞士的 Frank Martin 到拉脫維亞的 Pēteris Vasks,從台灣的蕭泰然到非洲鼓聲中的 David Fanshawe,這些作品橫跨歐洲、拉美、亞洲與非洲,語言從拉丁文、法文、英文到中文,音樂風格從文藝復興複音到當代極簡主義,從教會聖樂到民族融合。 每一首《主禱文》都不只是宗教音樂,更是靈魂的低語、文化的回聲、歷史的見證。作曲家們以音符回應信仰、土地與人性,讓祈禱成為跨越語言的共鳴。蕭泰然的《主禱文》則是台灣土地的聲音,是信仰與語韻交織的祈禱,是屬於我們的靈性記憶。 節目尾聲,我們邀請荷蘭廣播合唱團指揮 Benjamin Goodson 帶來英國作曲家 Cheryl Frances-Hoad 的《Beyond The Night Sky》,以霍金的語句與宇宙詩意交織,讓科學與音樂在星空下對話。這首作品融合太空聲響、哲學問句與兒童詩意,是一則關於存在、知識與靈魂的現代寓言。 節目尾聲,我們邀請荷蘭廣播合唱團指揮 Benjamin Goodson 帶來英國作曲家 Cheryl Frances-Hoad 的《Beyond The Night Sky》,以霍金的語句與宇宙詩意交織,在混沌與寧靜之間,照見信仰的深處與文化的廣度。

本集曲目 1. Frank Martin(1890–1974)– The Lord’s Prayer(選自《Mass for Double Choir》) 2. Maurice Duruflé(1902–1986)– Notre Père, Op. 14 3. Kenneth Leighton(1929–1988)– The Lord’s Prayer 4. Alfred Schnittke(1934–1998)– Otche Nash (Three Sacred Hymns No. 3) 5. Alberto Grau(1937–)– Pater Noster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