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詐騙案件被利用者的訴訟應對與現況-被利用者的困境與目前法院的認定邏輯
本集內容
在詐騙案件中,有些人明明是受害者,卻在法律上成了加害人。
他們可能是高齡長者、經濟弱勢者,因為缺錢想貸款、因為誤信網友,或只是單純「想幫忙」,結果把帳戶或提款卡交出去,最後卻成了詐騙集團的提款車手。
法院為什麼會認定這些人「應該知道」?什麼是所謂的「間接故意」?
人頭帳戶案件定罪率高達九成,被利用者要如何舉證自己清白?除了刑事判決之外,他們還要面對民事賠償、帳戶被列入警示名單等嚴重後果。
本集邀請林立律師,深入解析:
法院的認定邏輯與判例思維
被利用者的困境與訴訟應對方式
有無可能被判無罪的案例
制度是否過於嚴苛,讓受害人背上加害者的罪名
如何加強金融教育,避免弱勢族群再次成為被利用的對象
節目最後,也提供實用提醒:任何要求「先轉帳再交回」或「幫忙領錢交給他人」的情境,都是高風險,請立刻拒絕。
📌 如果錯過廣播播出,也歡迎在網路平台重聽,並追蹤主持人粉絲專頁《宛志蘋的麥克風人生》,和我們一起守護日常生活的法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