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生活進行式圖片

生活進行式

主持人雷恩
生活進行式圖片
2025/07/16 (三)

本集主題

這些以吉他為主題或伴奏的歌曲

本集內容

吉他作為流行音樂中最具親和力的樂器之一,常被賦予故事性與情感象徵,成為創作人抒發心境的重要媒介。多首華語歌曲便以「吉他」為主題,將它化作愛情、人生與夢想的載體,呈現出不同時代與風格的音樂面貌。 馬兆駿的〈不起眼的吉他〉質樸溫暖,描述一把平凡吉他陪伴創作者度過青春與創作低潮,蘊含著對音樂初心的珍惜。袁惟仁的〈木吉他〉則以輕鬆旋律與真誠歌詞,訴說創作者與木吉他的情感連結;S.H.E的〈聽袁惟仁彈吉他〉更以致敬形式,將溫暖的彈唱與青春回憶交織。 蕭煌奇的〈黑色吉他〉透過色彩意象,表現堅毅與滄桑的音樂旅程;陳綺貞的〈吉他手〉則捕捉舞台上吉他手的身影,帶著浪漫與自由氣息,展現她文藝而細膩的創作特質。張震嶽的〈破吉他〉以搖滾語彙訴說對音樂的執著與不屈,即使吉他破舊,依然能彈出真摯旋律。 黃玠的〈我們〉中,吉他是串聯友誼與青春的線索,旋律溫暖且帶有民謠質感;洪佩瑜的〈同款〉以吉他聲色鋪陳內心情感變化,細膩描繪情感關係中的共鳴與差異。理想混蛋的〈不能寂寞的人〉則以清新的木吉他編曲,唱出年輕世代對陪伴與孤獨的思考。 這些作品共同展現了吉他在華語樂壇中的多重角色:它可以是摯友、戀人、創作夥伴,也是情感與記憶的容器。無論是民謠、搖滾或抒情曲風,吉他始終用最直接的聲音,訴說著最真誠的故事。

馬兆駿《不起眼的吉他》、袁惟仁《木吉他》、SHE《聽袁惟仁彈吉他》、蕭煌奇《黑色吉他》、陳綺貞《吉他手》、張震嶽《破吉他》、黃玠《我們》、洪佩瑜《同款》、理想混蛋《不能寂寞的人》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