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內容
2024年底,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人口總數的19.1%;根據內政部9月最新統計,老年人口占19.72%,預計今(2025)年突破20%,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中的「超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口比例日漸增高的狀況下,許多老人相關議題也備受關注,除了醫療、長照外,「銀髮族課程」這類生活化領域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為長者們量身打造的各式課程,成為高齡社會中重要的一環。
農藝、園藝、花藝等相關活動能夠讓長者們多多接觸花草樹木,除了走入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外,綠植栽培所需的過程也能夠讓人適度活動身體,更能提升感官刺激與靈活度。自然與植物除了可減緩焦慮、憂鬱的情緒外,也能帶來好心情、提升幸福感。
種植、照護植物還能讓老年人培養責任感與成就感,在日常生活中多一分寄託。像是假日菜園、食農課程、花藝課程,對銀髮族們都是很好的活動,參與的過更能與許多人產生互動、促進社交,類似的課程受到許多長輩們喜愛。
結合運動、音樂與社交互動的舞蹈課程,對長者們而言不只能提升身體健康,還能兼具娛樂與日常交際。跳舞時的肢體律動有助增強肌力、平衡感與柔軟度,幫助長者們進行日常鍛練,促進心肺功能、血液循環。此外,各式舞蹈都需要記憶動作、節奏,這個過程也能刺激大腦、延緩認知退化,達到預防失智的效果。
在心理層面,跳舞也可以釋放壓力,讓人心情愉悅;參與團體舞蹈課程更可促進人際互動,增強社會連結感。舞蹈種類五花八門,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舞種入門,無論是輕快的土風舞、舞風自由的現代舞,還是互動性強的社交舞,都能讓銀髮族們感受快樂氛圍、提升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