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肺腺癌症狀、前兆、原因有哪些?肺腺癌存活率如何?
本集內容
肺腺癌是什麼,你知道嗎?藝人汪建民自曝不菸不酒,卻傳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引發外界關注。在台灣,肺癌的癌症死亡率排名居冠,其中的肺腺癌更是最常見的一類。肺腺癌好發於女性,患者中不乏不吸菸者,也因此許多人暴露在環境危險因子中而不自知,加上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成為沉默的健康殺手。究竟肺腺癌症狀、前兆有哪些?肺腺癌原因是什麼?肺腺癌存活率多少?該如何預防?
肺腺癌屬於肺癌的一種,說到罹患肺癌的原因,大家可能會優先想到吸菸。但不同於以往認為抽菸就會罹患肺癌的認知,胸腔內科醫師鐘威昇指出,在台灣約有50%以上的肺癌患者不抽菸;經過分析認為,現今肺癌的病因,主要來自於「基因的不穩定性」、「環境致癌物的刺激」及「遺傳關係」。
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資料,腫瘤的基因可分為「驅動基因」與「旁觀基因」。前者會帶動細胞發生惡化,但了解驅動基因有助於患者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比如EGFR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而本身不具致癌能力,當基因發生變化,會連帶受到影響的基因,則稱為旁觀基因,比如中研院與台大醫院團隊,研究分析罹患肺腺癌的病友,發現74%不曾抽菸且小於60歲的女性,體內APOBEC酵素突變程度高,其中的APOBEC就屬於旁觀基因。
除此之外,肺腺癌的成因還和環境、生活習慣相關。長期暴露於致癌物,包含吸菸、二手菸、金屬化合物、燃燒重金屬產生的廢棄物、汽機車廢氣、空氣污染、油煙及醃製食品(如臘腸、炸香腸)等,都是可能導致肺腺癌的因子。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接觸這些致癌物,若工作長期會接觸到相關因子,更應做好自我防護。另外,本身曾罹患肺部慢性疾病、肺結核、有肺癌家族史者,也較容易罹患肺腺癌,應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