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20250831 【絲竹漫遊】樂讀宋代-那段歌舞昇平的日子
在這一集《有緣千里》中,我們將穿越回宋代,聆聽一段歌舞昇平的文化記憶。從五代十國的混亂中復興,宋朝以禮樂制度重建秩序,太祖趙匡胤恢復「太常署」「鼓吹署」,太宗趙光義更親自創作逾四百首樂曲,展現文治與音樂的深度結合。
本集內容
20250831 【絲竹漫遊】樂讀宋代-那段歌舞昇平的日子
在這一集《有緣千里》中,我們將穿越回宋代,聆聽一段歌舞昇平的文化記憶。從五代十國的混亂中復興,宋朝以禮樂制度重建秩序,太祖趙匡胤恢復「太常署」「鼓吹署」,太宗趙光義更親自創作逾四百首樂曲,展現文治與音樂的深度結合。
本集節目所介紹的古琴曲,選自於《琴曲譜錄》是古琴譜的總集性文獻,記錄歷代琴曲與譜本,涵蓋減字譜、文字譜等記譜方式,保存大量珍貴琴曲資料。此類譜錄不僅傳承演奏技法,也反映琴人美學與思想,是研究中國古琴音樂的重要依據,亦見證琴道精神與文人心境的交融。
宋代「太常署」隸屬太常寺,掌祭祀禮樂與雅樂演奏,象徵國家文化與儀典尊嚴;「鼓吹署」則主管軍禮與儀仗音樂,風格熱烈,常用於皇帝出巡與朝會。兩署並列,展現宋代禮樂制度的嚴謹與音樂分工之精細
本集聚焦宋代音樂的多重面貌:宮廷儀典中的《文德》《武功》舞章,仁宗時期推動的五十四首新曲,以及深入民間的宋詞與古琴。我們將聆聽《流水》《欸乃》《普庵咒》等琴曲,感受文人對自然、勞作與宗教的深情凝視。
此外,在【晚安音樂故事館】再次述說介紹李宗諤初任翰林學士,在太常寺整頓樂制,並且編纂《樂纂》,記錄宋代音樂制度與器物細節,成為後世研究的重要依據。
即使在神宗、徽宗時期政治動盪,宋代音樂仍以其美學與精神力量,承載著文化復興的理想。
本集曲目
1. 流水
2. 欸乃
3. 普庵咒
4. 石州慢 (張元幹 詞作)
本集【晚安,音樂故事館】感謝艾爾森飾演李宗鍔、秦浩老師飾演樂工、欣亞飾演樂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