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聽聲漫遊圖片

聽聲漫遊

聽聲漫遊
主持人宛志蘋
受邀來賓 融聲創意 紀柏豪
聽聲漫遊圖片
2024/06/22 (六)

本集主題

城市聲活家

本集內容

藝術與科學的詩性相遇,在界線日益模糊的世界中創造了獨特氛圍。前麻省理工前衛視覺研究中心主任奧托·皮納曾將科學家與工程師比喻為藝術家的額外大腦和手臂,而藝術家則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額外眼睛。藝術、科學與工程表面上看似走向迥異,然而,正是不同領域間的匯聚,孕育出創新思想與別樣未來。藝術家通過雙手和數位媒介來探究人類經驗和情感,而科學家和工程師則經由實驗與分析揭示自然的秩序,共享深入理解我們所處世界的根本目的。 今日,許多創作者與機構應用跨學科方法,將人造與自然、科學與感性、想像與現實相結合,創造嶄新經驗、知識和美學。隨著社會所面臨的挑戰日益複雜,藝術實踐因其跨越、匯集和融合不同知識領域的能力而具有新的意義,並與社會、科學與技術變革緊密相連,成為實驗及豐富我們文化敘事的重要途徑。科研活動通常追求具體成果和應用價值。與之相對,藝術則在日益由技術主導的生活中,提供了開放選擇的工具,鼓勵人們探索多樣感知經驗。從立方衛星、光學雷達到海底電纜及區塊鏈,先進技術與基礎設施在藝術家眼中超越其實用功能,成為跨越微觀到宏觀、有形到無形的美學對象。 由國科會指導、國研院主辦的《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通過展覽及公眾活動,串連國內外創作者與研究人員,在科學方法與藝術創造的感性交織中相互啟發,連結過去與未來、理論與實踐,邀請觀眾一同審視深植於現代生活中的科技能如何被重新想像與詮釋。 時間:2024/05/10~8/10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地點: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科技大樓一樓)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