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夫|楊和蘇KeyNG、 花和尚|金培達
受邀來賓: 策展人|郭沛一、余孟璇
本集主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O釉采流輝:本次展出中的部分產品,是自越南頭頓省的一艘沈船上,所打撈起來的青花瓷,瓷器和上頭黏著的海貝,正是蓬勃海上交流的最真實寫照。O彩墨蓬島: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自921後最大規模的地震震動了整座島嶼。透過藝術家的彩筆,回顧意想一起走過之臺灣地景歷史點滴。★「釉采流輝—203展廳」:2024/6/25-8/25★「彩墨蓬島—103展廳」:2024/6/25-8/25☆「史博製造」:https://nmhmade.nmh.gov.tw/
受邀來賓: 策展人|陳勇成
本集主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下]本館特規劃「南海荷風—館藏荷花主題精選展」,內容涵蓋「大千與大風堂」、「文人風雅」與「東西風情」三大主題單元,精選館藏名家近70餘件畫荷之作與荷花主題文物,包括張大千、溥心畬、常玉、吳平、沈耀初、鄭曼青、金勤伯、黃磊生、李奇茂、黃光男、江明賢、黃歌川、張杰、趙二呆、管執中、席慕蓉、梁丹丰、蘇憲法等大師的手筆,件件經典,展現古今藝術家對荷花的熱愛及創作逸趣。★「荷風釉采—史博夏季特展」:2024/6/25-8/25
本集主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上]本館特規劃「南海荷風—館藏荷花主題精選展」,內容涵蓋「大千與大風堂」、「文人風雅」與「東西風情」三大主題單元,精選館藏名家近70餘件畫荷之作與荷花主題文物,包括張大千、溥心畬、常玉、吳平、沈耀初、鄭曼青、金勤伯、黃磊生、李奇茂、黃光男、江明賢、黃歌川、張杰、趙二呆、管執中、席慕蓉、梁丹丰、蘇憲法等大師的手筆,件件經典,展現古今藝術家對荷花的熱愛及創作逸趣。★「荷風釉采—史博夏季特展」:2024/6/25-8/25
受邀來賓: 策展人|蔡耀慶
本集主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下]本次以黃土水先生的《釋迦出山》雕像為引,回顧本館不同時代與不同材質的佛像,具體而微地呈現佛像造型的演變和多樣性。凝視莊嚴肅穆的佛像、慈悲端莊的菩薩像,還是神態各異的羅漢像,可能喚起對歷史、文化的懷想,感受宗教內涵與對佛教精神的理解和詮釋。★「菩提心起—館藏佛教造像特展」:2024/6/25-8/25
本集主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上]本次以黃土水先生的《釋迦出山》雕像為引,回顧本館不同時代與不同材質的佛像,具體而微地呈現佛像造型的演變和多樣性。凝視莊嚴肅穆的佛像、慈悲端莊的菩薩像,還是神態各異的羅漢像,可能喚起對歷史、文化的懷想,感受宗教內涵與對佛教精神的理解和詮釋。★「菩提心起—館藏佛教造像特展」:2024/6/25-8/25
受邀來賓: 導覽老師|鄭一睿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下]楊英風(1926-1997)是近代臺灣美術史上少有的一位全方位藝術家。自1960年首次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以來,其開拓性的藝術觀念和獨特的創作風格,從鄉土情懷到前衛藝術,從平面作品到立體雕塑,其以世界為版圖的跨域創作歷程,反映著交織於近代歷史中的臺灣藝術發展。★「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2024/5/18-8/18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上]楊英風(1926-1997)是近代臺灣美術史上少有的一位全方位藝術家。自1960年首次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以來,其開拓性的藝術觀念和獨特的創作風格,從鄉土情懷到前衛藝術,從平面作品到立體雕塑,其以世界為版圖的跨域創作歷程,反映著交織於近代歷史中的臺灣藝術發展。★「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2024/5/18-8/18
受邀來賓: 策展人|張毓婷
本集主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5樓[下]透過史博建築演變脈絡的追尋,回顧其中的重要變遷記事,自歷史和美學的角度,探索建築特色與構件細節,揭開建築內部鮮為人知的神祕面紗,呈現此建物新舊融合的百年風華。★「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2024/2/21-2024/7/28
本集主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5樓[上]透過史博建築演變脈絡的追尋,回顧其中的重要變遷記事,自歷史和美學的角度,探索建築特色與構件細節,揭開建築內部鮮為人知的神祕面紗,呈現此建物新舊融合的百年風華。★「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2024/2/21-2024/7/28
受邀來賓: 資深專員|陳彥如
本集主題: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臺北市政府於2010年3月29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受邀來賓: 處長|郭昱慈
本集主題: ●西門紅樓[下]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建築由近藤十郎設計,由八角樓與十字樓組成,日治時期原作為西門市場的室內市集。臺灣戰後時期八角樓作為演藝場所,今建物列臺北市定古蹟,作為文創場所與展演空間。
本集主題: ●西門紅樓[上]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建築由近藤十郎設計,由八角樓與十字樓組成,日治時期原作為西門市場的室內市集。臺灣戰後時期八角樓作為演藝場所,今建物列臺北市定古蹟,作為文創場所與展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