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來賓: 陳威仰
本集主題: 0803 【有緣千里˙話音樂】 陳威仰教授談臺灣早期的黑膠唱片臺灣早期的黑膠唱片不僅是音樂的載體,更是文化的象徵。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當時,黑膠唱片成為主要的音樂載體,許多本地和國際的音樂作品都被錄製成黑膠唱片。特別是在1960年代,隨著唱片機的普及,黑膠唱片市場迅速擴展,成為家庭娛樂的重要部分。【穿越古今】印尼民謠Ify Alyssa - Kampuang Nan Jauh Di Mato、《甜蜜蜜》鄧麗君「甜蜜蜜」 原是印尼船歌
受邀來賓: Karmella Tsepkolenko, Frieder Bernius
本集主題: 20240727 【有緣千里˙話音樂】為世界和平祈禱 Дякую世界和平,一直是所有人的共同願望。本集節目越洋獨家專訪烏克蘭作曲家-卡梅拉·采普科連科教授 (Dr. Karmella Tsepkolenko)這集應該也是花了超過十個小時進行後製吧? 再加上發想、以及所有前製作業,我不敢算!Dr. Tsepkolenko是著名的烏克蘭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於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她「新音樂協會」和「當代音樂國際協會」烏克蘭分會的前任主席,並創辦了敖德薩的「兩天兩夜新音樂節」。采普科連科獲得了多項榮譽,包括2024年的塔拉斯·舍甫琴科國家獎、2001年的B.M. Liatoshynsky獎,以及2006年的烏克蘭榮譽藝術工作者。她提到戰爭使得藝術家創作思維改變她說「毫無疑問,戰爭改變了戰略,並引導了國家文化發展和當代創意探索的主要方向。我在我的節目中強調了這一點,即烏克蘭藝術家用他們的武器。我們能做什麼來讓烏克蘭繁榮和發展?」本集邀訪八位來自不同世代、國家,頗具國際知名度的音樂家,前七位真的是多年來累積的訪問談話片段,再重製,猶如作曲家用相同的素材,透過創意、重組、變化,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時間,產生出不同的效果。本集節目皆用英語訪問,中文同步翻譯。
受邀來賓: 陳威仰、大下詩央
本集主題: 0720 【有緣千里˙話音樂】 陳威仰教授談臺灣早期的黑膠唱片臺灣早期的黑膠唱片不僅是音樂的載體,更是文化的象徵。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當時,黑膠唱片成為主要的音樂載體,許多本地和國際的音樂作品都被錄製成黑膠唱片。特別是在1960年代,隨著唱片機的普及,黑膠唱片市場迅速擴展,成為家庭娛樂的重要部分。【穿越古今】當古倫美亞遇上哥倫比亞 (日本小提琴家大下詩央 (Shio Ohshita) 講故事)
受邀來賓: 崔勝震
本集主題: 0713 【有緣千里】聖樂在臺灣
本集主題: 當西敏遇上西敏,一世紀的Westminster錄音史在大西洋的兩岸都都有Westminster,最古老的,是Westminster abbey,座落於倫敦市中心西敏市區的哥德式建築,這個高225英吋的時代巨人,充滿了精彩絕倫的故事,見證了英國千年來的歷史。而在彼岸的美國東岸也有兩個著名的Westminster,一個是以錄音品質高度逼真聞名,以及對曲目選擇與十分考究,位於紐約的Westminster Records西敏寺唱片公司。 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西敏合唱學院,則是培育了無數合唱人才,這個學校以大量的合唱錄音名聞遐邇。因為這個學校的合唱團-Westminster choir是相當優質的合唱團,因此他們有能力演繹並出版大量的合唱錄音,也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等等著名的團體合作,所灌錄的唱片更贏得各界的肯定,曾多次獲得葛來美獎的肯定。談到西敏合唱學院,就不得不提到這位靈魂人物,美國合唱泰斗Dr. Joseph Flummerfelt,他曾擔任美國西敏合唱學院的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33年,曾帶領西敏合唱團與許多世界頂尖的指揮合作過,並曾指揮紐約愛樂及費城管絃樂團。樂評及音樂家們,譬如說Bernstein都推崇他為「當今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在他的指導下,培育出無數優秀的音樂家、教育家,在臺灣有台北愛樂藝術總監杜黑、目前任教於輔仁大學音樂系的蘇慶俊、東海大學音樂系的沈新欽、台北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陳雲紅等等,都是他的學生,而且我在美國攻讀研究所的老師Dr. Charles Hausmann也是他的學生,所以他對我而言,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師公,也是大師中的大師。尤其他的布拉姆斯及經典合唱作品,細膩刻劃、對於音樂的精確及精確性是錙銖必較的,用科學的方式引導我們,因此,他的音樂就是能引人入勝。 在節目中也特別播出多年前Dr. Flummerfelt來臺擔任福爾摩沙合唱團客席時,所錄下的一段訪談,這真的是相當珍貴的一段錄音,提到他是如何作育英才。
本集主題: 0629 【音樂焦點觀察-猶太人.德國人.音樂】 人類的歷史似乎就是由戰爭史所構成,戰爭與仇恨為帶來的記憶是刻骨銘心,但是人們最大力奔走的也是消弭戰亂、促進和平,真的可以「一笑泯恩仇」嗎?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忘記這段悲慘的歷史,而且要不斷的紀念,記取的教訓,讓仇恨得以慢慢的撫平,不再發生這樣的悲劇,這才是尋求和平的唯一方式。在與每一位音樂家做深度訪談時,畢竟,這樣的歷史軌跡仍然在人們的心中有著不可抹滅記憶。於是我也試探性的請他們分享對於自己的民族歷史,沒想到竟都能侃侃而談。在二次大戰時,猶太人仍舊堅定他們的民族資產,即使在集中營身處囹圄的狀態下,音樂是唯一的慰藉,甚至是活命的關鍵。然而德國人,他們在戰後也面臨百廢待舉的狀態,希望能夠重振其優良的音樂傳統。還有戰後,一系列的和平音樂會(Concertos for Peace),和解音樂會(Conciliation concerts)或是聯合音樂會(Joint Concerts)也如火如荼的展開,也聽聽這些積極參與這些和平活動的音樂家分享其客觀的想法。不論如何,音樂在和解的過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受邀來賓: 羅芳華
本集主題: 0622 【有緣千里˙話音樂】 臺灣管風琴本事文獻中,最早傳入中國的西洋樂器應該是「興隆笙」、「殿庭笙」,也就是管風琴,用於宮廷之樂。之後在清代,澳門「三巴寺」與北京「南堂」也都設有管風琴,可惜的是,由於戰亂的原因,導致管風琴一度消失。但現在在臺灣也在前人的努力下建造了大型管風琴,約有三十幾台管風琴,大多座落於基督長老教會、學校與演藝廳,本集節目就話說從頭,也讓我們瞭解管風琴對於教會禮拜儀式是多麼重要了!【穿越古今】穿越太平洋兩側的管風琴,羅芳華教授談東海大學思義堂的管風琴 (雙語呈現)
本集主題: 0615 【有緣千里˙話音樂】 音樂學家-陳威仰教授談臺灣教會的音樂教育從六月起,連續三集,威仰老師從荷西時期的教會音樂發展,到1857年「天津條約」之後傳教士來臺宣教,包括北部很多是以加拿大籍傳教士為主,而南部都是來自英國。此外,也談到臺灣的音樂教育環境,臺灣的聖詩與音樂教材的來源,以及教會如何從事音樂教育,其中幾位代表人物,如馬偕、德明利姑娘、施大闢牧師、杜雪雲姑娘、滿雄才牧師娘、吳威廉牧師娘,各各都受到上帝的呼招,離鄉背井,在臺灣貢獻自己的生命。這幾集節目也是我用同事情誼換來的,超級精彩,非常感謝。與威仰老師結緣是在我第一次在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表論文,評論人就是威仰老師。後來又在「臺灣音樂史培力社群」一起交流,老師對於臺灣教會音樂研究相當透徹。
本集主題: 【0608】音樂學家陳威仰 專訪 II英國肯特大學單簧管演奏碩士,基督長老教會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Ph. D)。專長為音樂學研究,並以音樂理論角度探討英國當代作曲家布瑞頓音樂作品,以及臺灣流行音樂產業與教育的相關議題,曾任教於臺南大學音樂系。著作:《探討歌劇榮耀女王之傳統元素與現代性的融合》、《布瑞頓音樂的英格蘭內涵兼論作品英格蘭民謠組曲》以及《探討當前臺灣流行音樂文化的變遷:多元化發展與跨界行銷》等論文專書。
本集主題: 【0601】音樂學家陳威仰 專訪 I英國肯特大學單簧管演奏碩士,基督長老教會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Ph. D)。專長為音樂學研究,並以音樂理論角度探討英國當代作曲家布瑞頓音樂作品,以及臺灣流行音樂產業與教育的相關議題,曾任教於臺南大學音樂系。著作:《探討歌劇榮耀女王之傳統元素與現代性的融合》、《布瑞頓音樂的英格蘭內涵兼論作品英格蘭民謠組曲》以及《探討當前臺灣流行音樂文化的變遷:多元化發展與跨界行銷》等論文專書。
受邀來賓: 蔡佳璇、大下詩央、須藤真地子、梁益彰
本集主題: 音樂焦點觀察-古今狂想
受邀來賓: 陳煒智
本集主題: 資深劇評暨影評人-陳煒智老師 專訪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