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傳說,有一個小孩名字叫胡洞,平時好吃懶作,幫忙工作的時候也草率,往往心不在焉。有一天,他到族人的田裡幫工,還沒休息前,已經開始感到肚子餓,於是偷偷跑到主人的屋裡偷吃還沒煮熟的芋頭。
本集主題: 傳說,從前有一位孤兒,遭到繼母百般虐待,小小年紀必須做非常多的工作,還常常騙她說要給她鍋巴吃,但結果都食言。
本集主題: 族人在蘭嶼繁衍後,開始不再敬神而引起神的憤怒、或是族群之間互相征伐所致,朗島部落中也有說法是島上的人心術不正、沒有倫理觀念、或是朗島舊部落(Jimawawa)的人經常仗勢欺人而被天神懲罰。
本集主題: 達悟族洪水傳說,是台灣達悟族神話中的大洪水神話,因為族人觸犯禁忌,造成了長達十年的大洪水,不僅讓達悟族人損失慘重,甚至差點滅族。
本集主題: 位於玉山以北至濁水溪上游區域等整個中央山脈的中段的區塊,是台灣地理上最核心的區域。
本集主題: 布農族一直相信過去是曾經有Patasan(文字)的文化,後來因為遭遇嚴重的Laningavan(洪水氾濫),族人逃亡Usaviah(玉山)途中,慌亂匆忙而不小心將它淹沒丟失。由於失去了Patasan,因而也流失了過去許多很重要的「歷史」。
本集主題: 在某次慶豐收歡樂之夜,達隘又調戲賽夏婦女,一位賽夏青年決心進行報復行動。
本集主題: 賽夏族paSta'ay的歷史源自賽夏族一個「愛恨交織」的傳說。相傳距今300多年前,賽夏族部落對岸山洞裡,住著一群身高不滿3尺(1公尺)的小矮人,賽夏族人稱之ta'ay (音譯: 達隘)或戲稱矮人。
本集主題: 橋的起點,有一棟等待著審判人們生前邪惡與善良的房間,審判者身份是死亡的人靈魂擔任,都是過去在人世間的良善正義的人。
本集主題: 泰雅族相信人要走向永生的世界,須通過橋。在橋的這一頭有七色彩虹橋日夜把關,無人能夠僥倖過關。
本集主題: 卑南人最早的農作物為小米,後來才有禾、麻、菽、麥等作物的出現。水稻耕作技術與器物,在十八世紀由卑南王Pinadray 引進,讓農業生產與技術興盛一時。
本集主題: 卑南族的起源有「竹生」、「石生」兩種說法,「竹生」傳說以卑南社為中心,「石生」傳說以知本社為中心;各部落也是由卑南、知本兩社為核心,經遷徙居住後發展出其他各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