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百合花百合花在傳說中與祖先起源有關係,尤其在隘寮溪流域的西魯凱族地區。 傳統上,百合花對於男性而言是英勇、能力的象徵,捕獲六頭(有些部落標準為五頭)以上的公山豬,經過公開表揚與配戴儀式後,才可以擁有配戴百合花的權利。
本集主題: 排灣族文化中以家名、家族的觀念與嚴謹的階級體系,貫穿社會中政治、婚姻、宗教與藝術各層面。排灣族人在小米收成後舉行「小米收穫祭」。另外,布曹爾群每五年辦理「五年祭」,迎請來探視子孫的祖靈,又稱為「人神盟約祭」。
本集主題: 原住民族很多都是母系社會,阿美族也不例外!阿美族每個家庭都是以母系為中心,並由母系來繼承、相傳。至於結婚,男孩會入贅到女方家中,與父系社會完全不同。
本集主題: 阿美族人分布遼闊,按照區域與風俗可區分為北部阿美(又稱南勢阿美),分布在花蓮縣境內;中部阿美分布在花蓮縣境內;南部阿美則是分為馬蘭阿美群(又稱台東阿美群)與恆春阿美群,前者居住在台東縣境內,後者則是分布在台東縣、屏東縣境內。
本集主題: 原住民文化權是中華民國法律一個發展中的權利,內涵為政府應該尊重原住民先於國家政權存在的基本事實,並進而保障其文化之傳承及發展,包含語言、狩獵、祭祀、土地、習慣等。
本集主題: 每個族群各有自己特殊的歷史發展與文化意涵,如石板屋、傳統服飾、各式圖騰、活動祭典、歌舞表演等,是原住民最具代表的文化特色,尤其精湛工藝更是現代社會難以比擬的珍貴傳承,純手工製作,獨一無二。
本集主題: 邵族的族名Thau,源自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學者引用邵語稱呼「人」的「Thau」做為邵族的族名。
本集主題: 邵族主要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伊達邵部落和水里鄉大坪林聚落,其中伊達邵部落至今仍然嚴謹地遵循傳統祖靈信仰,傳統祖靈信仰以(祖靈籃)為供奉對象,具體象徵祖靈之存在,並且供奉於各家戶內。
本集主題: 民國50年代(1960年代)起,基督、天主教派至蘭嶼傳教,各部落教堂、教會的聚會、場所逐漸興建,西方宗教成為雅美(達悟)族主要的信仰。
本集主題: 傳說雅美(達悟)族人在海邊找食物時,把飛魚跟貝類、螃蟹放在一起煮食,造成生病長瘡而不知原因。
本集主題: 「竹生」的傳說卑南族人祖先是由竹子所生。
本集主題: 卑南族人對他們祖先的由來,可分「石生」和「竹生」。「石生」的傳說 卑南族人相信祖先是由巨石裂開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