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台灣原住民的小米文化是悠久的傳統,小米作為主食,不僅提供了生命所需的營養,更承載著信仰與精神意義,從開墾到收穫,每一個環節都有相對應的祭儀與歌謠,最知名的如布農族舉世聞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本集內容
十九世紀以前,小米為臺灣原住民主要的農作物,傳統上小米被視為神聖的作物,具有靈性,因此從播種到收割須舉行許多繁瑣的祭儀,以安撫敏感的小米精靈。二十世紀初,因漢人、平埔族、日本人的引入,原住民逐漸放棄小米改種水稻,對他們來說,水稻是性情溫和的植物,雖然須付出更多的勞力照顧,但年可二穫且產量豐富,不像小米有許多禁忌要遵守,水稻便逐漸取代小米的地位。
但即使進入了水稻耕作時期,小米在原住民中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略,小米又稱為「粟」,為本省原住民光復前及光復初期之主要糧食,用於炊飯、煮粥、製飴、及釀酒…等,風味特殊。在台灣省原住民豐年祭的祭典中,小米是不可缺少的祭品之一。以下便探討幾個原住民部落與小米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