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原住民族祖源傳說是探索族群宇宙觀與人觀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常與「神話」連結頗深,近代也不乏以其為對象的藝術表現,惟大多數作品仍以傳統圖紋衍生或變化形式較多
本集主題: 神話中,卑南族的創造神奴努勞(Nunur)從大地中出生後,把一根竹子插在起源之地巴拿巴拿樣(Panapanayan,位於知本部落南方、今太麻里鄉三和村南迴公路旁的海岸地),而一對男女便分別從竹子的竹節中出生,分別叫做巴辜馬賴和芭谷穆莎
本集主題: 主權可分為兩種不同的面向,一方面是國際上受他國承認的對外主權,一方面是對內最高無上的威權。其中重要的是,主權在經過啟蒙理性的洗禮下,發展出了「主權在民」的概念,而政治實體在國內的權力,則應該是由人民歡喜甘願地授與。
本集主題: 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地位可從歷史、地理、文化及政治四個層面來看。在歷史上,原住民是臺灣最早的主體族群,屬於南島語系民族。他們在地理上主要分布在東部、西部山區和蘭嶼等「原鄉」地區,並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
本集主題: 噶瑪蘭族人相信他們的祖先最早來自南方島嶼,途經名為Sanasai的地方後遷徙到臺灣,並落腳於蘭陽平原。
本集主題: 世居宜蘭千百年的噶瑪蘭族擁有蘭陽平原土地的主權,自由自在的群居靠近河流與海邊的土地上,噶瑪蘭族人濱海而居,早期住屋為高架的干欄建築,具有古東南亞文化的特徵。
本集主題: 飛魚季大約從每年的二月開始,一路持續到八、九月,也就是從可以開始捕捉飛魚,到停止吃食飛魚為止,一共七、八個月的時間。
本集主題: 蘭嶼飛魚季的傳說起源於達悟族人將飛魚與其他魚類、貝類混煮後,導致族人和飛魚群都生病,此時飛魚首領「黑翅飛魚王」託夢給部落長老,傳授正確的捕撈、烹煮方式和飛魚禁忌。
本集主題: 而日月潭也有了個「普吉」的別稱,在邵族語譽為「白色之意」,感念那頭白鹿、感念祖靈們一直以來的護佑。
本集主題: 傳說邵族原居住阿里山一帶,某年祖靈祭典少年帶領著族人外出打獵,數日卻毫無收穫。正當一籌莫展時,出現一隻白鹿從他們眼前呼嘯而過,令族人們精神為之振奮並追捕那頭白鹿。
本集主題: 雖然中央重建會允諾將另朝「遷村」的模式來解套,但究竟是否可以落實?第二批核准的資格為何?仍是全體族人揮之不去的焦慮,也是他們念茲在茲的努力目標。
本集主題: 魯凱族人認知到,事事抗爭反對並不能解決問題,而要務實地面對極端氣候和部落的困境,」大仁科技大學觀光系主任、好茶村的中生代菁英台邦.撒沙勒表示,對遷村面臨的大小問題,各部落都先在內部討論,再和其他部落協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來整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