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台灣政治的發展,在17世紀前是南島語族分治的時期,部落權力中心在其聚落內。北部內陸山區有泰雅族、賽夏族,中部山區有布農族、鄒族,南部內陸山區是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與卑南族在東部平原,達悟族則在臺灣東南海上的蘭嶼島,前述族群因為漢化程度不深,統稱高山族群。
本集內容
泰雅族以部落首長及部落長老會議處理公共事務;賽夏族、布農族與鄒族屬父系氏族社會,所以氏族是部落的政治、經濟、宗教活動之基礎;排灣族、魯凱族均屬貴族社會,透過部落會議決議部落之政治經濟事務;阿美族與卑南族是母系氏族社會,部落公共事務由年長男子領導的部落領袖會議來領導;雅美族屬父系社會,無統一之威權(即無頭目),但是運用自然的社會調節和社會控制(如敬重老人、財富競賽、集體責任與禁忌等)以維繫部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