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絲竹漫遊圖片

絲竹漫遊

主持人劉馬利
絲竹漫遊圖片
2025/07/06 (日)

本集主題

20250706【絲竹文學地景|閱讀兩宋・聽見蘇軾】 本集《絲竹漫遊》將帶領聽眾穿越千年詞境,在國樂與詩意交織之中,聆聽北宋文豪蘇軾的生命之聲。從〈水調歌頭〉的明月與離愁,到〈定風波〉的煙雨人生,再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那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一段段詞語化為旋律,讓宋代的心緒在今日重現。

本集內容

20250706【絲竹文學地景|閱讀兩宋・聽見蘇軾】 本集《絲竹漫遊》將帶領聽眾穿越千年詞境,在國樂與詩意交織之中,聆聽北宋文豪蘇軾的生命之聲。從〈水調歌頭〉的明月與離愁,到〈定風波〉的煙雨人生,再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那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一段段詞語化為旋律,讓宋代的心緒在今日重現。 節目中,我們首先聆聽王正平創作於1979年的琵琶獨奏《水調歌頭》,以獨奏描寫蘇軾懷念弟弟蘇轍的手足深情;隨後由黃新財以國樂合奏重新詮釋此詞,賦予旋律更寬廣的氣度與哲思,展現月亮的高潔與人生的起伏。接著是鄧翊群與孔志軒合作的《定風波》,融合湘鄂山歌音樂素材與古箏語彙,描繪詞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豁達氣度,在風雨中行吟,不卑不亢。最後,以周根爐與陳耀星的《春綠江南》作結,從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出發,以絲竹交響再現江南三月的晨曦春意,情感如煙,鄉思如歌。 這四首作品不僅是音樂創作,更是一場詩詞的聆聽旅程。它們帶我們進入詞人的精神世界,在古今交融中感受東坡的曠達、王安石的深遠,與千年江南的聲音回響。今夜,就讓我們在絲竹之中,聆聽蘇軾、聆聽自己。

1. 王正平《水調歌頭》9’54 琵琶獨奏曲1979 2. 黃新財《水調歌頭》9’23國樂合奏曲 3. 鄧翊群(孔志軒配器):《定風波》(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12’00 古箏 & 國樂 4. 周根炉與陳耀星《春綠江南》(「春風又綠江南岸」語出王安石〈泊船瓜洲〉6’03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