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20250928 【絲竹漫遊】教師節特別節目:聽琴問道,樂讀孔子
在這個感念師恩的日子裡,《絲竹漫遊》邀請您以音樂為橋,走入孔子與師襄子的琴音世界,向所有教誨我們、啟發我們的師者致敬。
春秋時期,孔子向琴師師襄子習琴,從技藝到精神,從音色到人格,展現出「教」不只是傳授,更是引導。當孔子能以琴音表達「志、道、言、德」,師襄子才讚歎:「夫子之志可與言音矣!」這段對話不只是古代音樂教育的典範,更是師道精神的深刻寫照。
孔子認為音樂是天地之和,是修身養性的途徑。他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將音樂視為人格養成的終點。今晚,我們將聆聽三首古琴名曲:《幽蘭》、《獲麟操》、《泣顏回》,在音符間感受孔子對理想、仁愛與師徒情誼的深沉思索。
本集內容
20250928 【絲竹漫遊】教師節特別節目:聽琴問道,樂讀孔子
在這個感念師恩的日子裡,《絲竹漫遊》邀請您以音樂為橋,走入孔子與師襄子的琴音世界,向所有教誨我們、啟發我們的師者致敬。
春秋時期,孔子向琴師師襄子習琴,從技藝到精神,從音色到人格,展現出「教」不只是傳授,更是引導。當孔子能以琴音表達「志、道、言、德」,師襄子才讚歎:「夫子之志可與言音矣!」這段對話不只是古代音樂教育的典範,更是師道精神的深刻寫照。
孔子認為音樂是天地之和,是修身養性的途徑。他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將音樂視為人格養成的終點。今晚,我們將聆聽三首古琴名曲:《幽蘭》、《獲麟操》、《泣顏回》,在音符間感受孔子對理想、仁愛與師徒情誼的深沉思索。
《幽蘭》以蘭花自喻,象徵君子之德;《獲麟操》悼麒麟之死,實則感嘆理想不遇;《泣顏回》則是孔子悼念愛徒顏回的琴音告白。這些琴曲不僅是音樂作品,更是孔子哲學的延伸——以音為道、以琴傳情。
在教師節這樣的日子裡,願我們都能以琴為師,以音為道,在聲音中尋得智慧與平和。敬祝天下師者,教師節快樂!
本集曲目
1. 幽蘭
2. 獲麟操、
3. 泣顏回
4. 盧亮輝《秋》
本集【晚安,音樂故事館】,感謝秦浩老師飾演師襄子、孔子,艾爾森飾演年輕時的孔子、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