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科技。社群。敲敲門圖片

科技。社群。敲敲門

科技。社群。敲敲門圖片
2025/04/05 (六)

本集主題

這座橋是我蓋的:當AI成為我們與記憶之間的橋梁,也讓我們學習好好說再見 ft. 黃聿清小黃老師

本集內容

「這座橋是我蓋的,不只通往我父親的人生,也串連了家人、串連了他生命中所愛的這些人。在這本書的發表會,我們又再次因為父親而聚在一起,再一次搭起了『橋』。」 ​ 身為《科技社群敲敲門》的製作人,小黃老師這次親自來敲門啦!不是查水表......而是來分享一段動人的創作歷程——為父親親手完成的一本生命故事書《這座橋是我蓋的》。 ​ 為什麼要為父親製作一本生命故事書?最初只是意外和女兒的日常對話中注意到,父親明明是參與了台灣許多重大建設的建築師,他蓋了橋、蓋了停車場、蓋了捷運,可是,不只台灣人不知道,甚至連自己的孫女都不曉得! ​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家中長輩的認識只剩下了「老」,又有誰仔細聽過那些嘮叨中想傳遞的陳年風采? ​ 老師決心為父親製作生命故事書,計畫一走就走了四年,沒想到途中碰上疫情、父親離世。在悲痛中,團隊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應用最新科技,邀請到 #周家榮導演,用AI生成技術還原父親的成長過程,製成了一部虛實混合的紀錄片。 ​ 《這座橋是我蓋的》最終也在3月底進行了公開發表,曾在黃先生生命中出現過的夥伴們都特意遠道而來,在溫暖的氛圍下,好像也是另類的讓我們再一次和他「好好說再見」。 ​ ​ 4/5(六)上午10點,準時收聽《科技社群敲敲門》,一起感受這段科技與情感交織的創作旅程。 ​ ✒︎ 本集Guest|黃聿清小黃老師 ✒︎ 必聽劃重點: 🎙書名背後的象徵:「這座橋」連起了什麼? 🎙寫書途中父親離世,小黃老師是否想過放棄? 🎙用AI還原童年,那些一度以為會遺忘的記憶 🎙為何選擇出書而非數位發佈?有溫度的堅持 🎙當AI能複製親人身影,我們是否還能好好道別? ​ #科技社群敲敲門 #這座橋是我蓋的 #AI生成 #AI紀錄片 #AI動畫 #生命故事書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