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社群時代人人都能發聲,演算法操控下的「媒體公共性」 ft. 陳炳宏教授
本集內容
如果整個社會環境都已中了名為「流量」的劇毒,光靠創作者的初心,真的就夠了嗎?
當「人人都是自媒體」,我們以為這能讓媒體的「第四權」發揮到極致;但當演算法讓我們只看見最聳動、最嗜血的內容,媒體只餵養你「想知道」的娛樂,卻忘了守護你「應該知道」的權利,究竟哪裡出錯了呢?
或許答案,是我們都忘了一件事:媒體,本該像一個「大聲公」,並遵守三大守則:
📢 守則一:它是大家的,不是誰的專利。
📢 守則二:它要說對大家有用的事,而非個人八卦。
📢 守則三:它必須力求公平,不能亂偏心。
這集《科技社群敲敲門》,將從 YouTuber 用假新聞欺騙媒體的社會實驗,延伸到「轉po與原po同罪」的閱聽人責任,與你一同探討這個數位時代核心難題。
9/6 (六),上午10:00播出。 這是一堂你不可不知的媒體識讀思辨課,教你在「重口味」的資訊環境中,找回媒體的均衡營養。
✒︎ 本集Guest|陳炳宏教授 必聽劃重點:
🎙人人都是自媒體,是好事還是災難?
🎙越嗆辣、越主觀的貼文,就是流量密碼?
🎙YouTuber 用一則假新聞,騙過全台媒體?
🎙我們都說公視好,但看的卻是商業新聞台?
🎙給公視一個機會,為何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 線上聽《科技社群敲敲門》 ▄▄▞▞
臺北廣播電台|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Tky
各大串流平台|https://open.firstory.me/user/knockknock-radio/platforms
#科技社群敲敲門 #媒體素養EasyTalk #媒體公共性 #演算法 #流量 #假新聞 #公共電視 #媒體識讀 #報導倫理 #社會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