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酒與妹仔的日常:用社群點亮一盞燈,成為酒店工作者的支持燈塔 ft. 胡筠筠、黃永淇 共同創辦人
本集內容
「我在上班時不像我自己,但其實我還是我自己,我只是演出一個不像我自己的角色而已。」
「那個好像是心裡面的另外一個我,那個另一個我可以被放出來了。它原本是被關起來的。」
她們是高中同學。她們都踏入了「酒店公關」這一行。
但這份工作, 卻讓黃永痛苦地「演出不像自己的角色」; 卻也讓筠筠,意外「釋放了原本被關起來的另一個我」。
那麼,是什麼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詮釋,最終匯流成一股足以支撐他人的「水」?
這個組織的起點,最初只是一個讓黃永得以「抒發」的出口,一個讓筠筠「想要分享」的姐妹創作。
當她們從「看見自己」,轉而「看見他人」—— 看見那些喝醉無人聞問、或拿不到薪水、處境更艱難的夥伴。
共同的「看見」,以及那份「我只是想要守護身邊的人」的單純初衷,最終匯聚成一股像水一樣能夠溫柔包覆所有人的載體,撐住了擁有不同經歷的夥伴,讓她們知道:「倒下來也沒關係,碎掉了也沒關係。」
11/15 (六),上午10:00播出。
如果你也曾感覺支離破碎,邀請你,一定要來聽這集節目。
感受這份「倒下來也沒關係」的溫柔,如何接住每一個不一樣的細膩靈魂。
✒︎ 本集Guest|酒與妹仔的日常 胡筠筠、黃永淇 共同創辦人
✒︎ 必聽劃重點:
🎙️ 高中同學,為何對酒店工作有相反體悟?
🎙️ 演出「不像自己」的角色,是什麼體驗?
🎙️ 為何從日常分享,走向社會倡議?
🎙️ 面對酸民攻擊,她們怎麼調適心態?
🎙️ 組織的願景:是想成為一座燈塔?
✒︎ 關於 社團法人台灣酒與妹仔人文藝術推廣協會:https://diaryofthehostess.org/
✒︎ 捐款支持 黑夜孤島:撐家女子支持計畫:https://diaryofthehostess.neticrm.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