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有緣千里.話音樂圖片

有緣千里.話音樂

主持人劉馬利
有緣千里.話音樂圖片
2025/08/23 (六)

本集主題

20250823 【有緣千里˙話音樂】 主禱文之2 本集節目延續上週對「主禱文」的探索,深入挖掘這段基督信仰中最核心的祈禱詞,在不同語言、文化與音樂風格中的演繹方式。從義大利的Verdi到俄羅斯的Rachmaninoff,從法國的Gounod到捷克的Janáček,主禱文不僅是信仰的告白,更是音樂家靈魂深處的回響。

本集內容

20250823 【有緣千里˙話音樂】 主禱文之2 本集節目延續上週對「主禱文」的探索,深入挖掘這段基督信仰中最核心的祈禱詞,在不同語言、文化與音樂風格中的演繹方式。從義大利的Verdi到俄羅斯的Rachmaninoff,從法國的Gounod到捷克的Janáček,主禱文不僅是信仰的告白,更是音樂家靈魂深處的回響。 節目選曲橫跨歐洲各地,涵蓋拉丁文、教會斯拉夫語、捷克語與英文版本,展現祈禱在不同文化中如何被重新詮釋、重新唱出。Verdi的莊嚴抒情、Gounod的浪漫柔美、Tchaikovsky與Rimsky-Korsakov的靜謐虔誠、Janáček的社會關懷、Kedrov與Rachmaninoff的靈性深度,以及Malotte與Stravinsky的現代語法,共同構築出一場跨越語言與時代的音樂祈禱。 此外,節目也特別介紹印度教的Bhajan——一種以簡單旋律與重複歌詞表達敬拜的讚美詩,作為文化對照,讓聽眾思考祈禱在不同信仰中的音樂形式與靈性意涵。 本集曲目 1. Giuseppe Verdi(1813–1901)– Pater Noster 2. Charles Gounod(1818–1893)– Pater Noster 3.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 3)– Otche Nash 4.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 Otche Nash 5.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1852–1924)– Pater Noster 6. Leoš Janáček(1854–1928)– Otče náš (Our Father) 7. Nikolay Kedrov Sr.(1871–1940)– Otche Nash 8. 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 Otche Nash, Op. 31 9. Albert Hay Malotte(1895–1964)– The Lord's Prayer 10. Igor Stravinsky(1882–1971)– Pater Noster

1. Giuseppe Verdi(1813–1901)– Pater Noster 2. Charles Gounod(1818–1893)– Pater Noster 3.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 3)– Otche Nash 4. 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 Otche Nash 5.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1852–1924)– Pater Noster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