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有緣千里.話音樂圖片

有緣千里.話音樂

主持人劉馬利
有緣千里.話音樂圖片
2025/05/03 (六)

本集主題

0503 【有緣千里˙話音樂】音樂與信仰的深情交織-聖母悼歌之5 音樂,承載著跨越時空的故事,也蘊含著深沈的情感。本集《有緣千里˙話音樂》,將帶您穿越不同時代與文化,探索60首不同風格的《Stabat Mater》音樂作品**。從中古世紀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這些音樂詮釋了《Stabat Mater》文本中的悲憫與宗教情懷,並吸引了眾多作曲家為其創作出獨具特色的音樂設定。

本集內容

0503 【有緣千里˙話音樂】音樂與信仰的深情交織-聖母悼歌之5 音樂,承載著跨越時空的故事,也蘊含著深沈的情感。本集《有緣千里˙話音樂》,將帶您穿越不同時代與文化,探索二十五種不同風格的**《Stabat Mater》音樂作品**。從中古世紀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這些音樂詮釋了《Stabat Mater》文本中的悲憫與宗教情懷,並吸引了眾多作曲家為其創作出獨具特色的音樂設定。 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我們將以**trailer**的方式,為您呈現這些作品的音樂魅力,每首曲目播放約 **15 秒**,讓您在最精華的片刻中感受音樂的情感與張力。 此外,本集將聚焦於 二次大戰之後的《Stabat Mater》作品,由來自不同國家與風格的作曲家重新詮釋這一傳統題材,並展現其音樂語言的變化與創新。敬請鎖定,與我們一同踏上這場動人的音樂旅程! 本集曲目 1. Julia Perry (1947) 2. Francis Poulenc: Stabat Mater (1950) 3. Krzysztof Penderecki: in St Luke Passion (1963–1966)[12] 4. Arvo Pärt: Stabat Mater (1985) 5. Knut Nystedt (1986) 6. Amaral Vieira (1988) 7. Trond Kverno (1991) 8. Pawel Lukaszewski (1994) Paul Lukaszewski 9. Vladimir Martynov (1994) 10. Salvador Brotons (1997)
有緣千里.話音樂
2024/12/28 (六) 22:00

本集主題: 20241228 【有緣千里˙話音樂】閃耀神聖的光芒,歷久彌堅--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1225-1274)的經文歌(II)每一段有緣千里的旅程,除了背後總有一個勇敢的故事,更有一個精彩的故事,以及虔誠的感動。接續上週的節目,為您介紹聖多瑪斯˙阿奎那所創作的歌詞,為被眾多作曲家譜寫成經文歌,因此流傳百世。聖多瑪斯是中世紀相當具影響力的神學家,他的思想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中世紀的黑暗,為後世的學者指引了方向。在本集節目中介紹聖多瑪斯的歌詞《高聲讚美榮耀》(Pange lingua gloriosi),這首拉丁文聖歌(motet)主要用於天主教的聖餐禮儀中。歌詞充滿了對基督聖體的讚美和崇敬,並且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廣泛流傳,當時的素歌 (plainchant) 旋律因地制宜,各自發展為兩種不同旋律,分別是流傳於法國與西歐地區的Gallican 旋律,以及傳唱於伊比利半島的Mozarabic旋律。此外,後世也有眾多作曲家以Pange lingua gloriosi為歌詞譜寫音樂,也使得同一歌詞,在不同的世代,不同的作曲家筆下,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音樂樣貌。此外,也介紹了英國作曲家馬丁·埃勒比(Martin Ellerby)為紀念聖多瑪斯而創作的《聖多瑪斯彌撒曲》(Mass of St. Thomas Aquinas)。一樣是用trailer的方式,每首歌約30~60秒,接力播出並介紹,為您開啟各有千秋、各自精彩的音樂眾妙之門。【穿越古今】躑躅於新月與十字架之間:《巴勒斯坦之歌》(Palästinalied)《巴勒斯坦之歌》(Palästinalied) 是中世紀戀歌手 (Minnesang,通常出身於貴族或是騎士的詩人,有點類似現代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創作歌手)。是福格爾魏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1170-1230)在13世紀初創作的歌曲,將自己參與十字軍東征 (Cruciata/ )期間(1217-1221年)的所見所聞寫入歌曲中,使用中世紀高地德語描述了朝聖者對聖地的敬仰和崇敬。因此,巴勒斯坦是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的的聖地,每一種宗教都賦予不同的定義。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