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布農族的神話傳說,放在布農族的Palihabasan裡去談,大部分屬於Minpakaliva(遠古、怪力亂神、不可思議)時期的故事。依據神話與傳說在民間文學意義上的不同,布農族的口傳故事裡,「神話」遠比「傳說」更為豐富。
本集主題: 日本於1895年開始統治台灣,但布農族於不同地區而各於不同的時間被日本統治,例如東部地區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布農族部落群,大約是在1915年至1920年代間開始被統治。
本集主題: 泰雅族特色食物竹筒飯竹筒飯的出現主要為應付族人們外出工作的需求,出外工作的族人們會隨身攜帶米,當肚子餓時便砍下竹莖,透過在上方留孔下方密封的方式將米飯蒸熟,掀開竹筒時竹香撲鼻而來,令人垂涎三尺!
本集主題: 文面文化可說是泰雅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在泰雅族傳統社會中,文面象徵著在生命的旅程中成長茁壯,並能承擔起成家立業、保護聚落的責任。
本集主題: 鄒族的小米收穫祭屬於家族性的祭儀,會在每年小米收割完後舉行,時間大約落在7、8月左右。小米收穫祭的主要目的是祭祀小米神,感謝祂對於農作的細心照顧,並藉此祭典強化部落內家族的凝聚力!
本集主題: 鄒族人現今居住分布主要以嘉義縣阿里山鄉一帶的山區為主,以阿里山山區、曾文溪流域與濁水溪上游流域為中心。除了主要分布在阿里山一帶之外,另外還有少數聚落分布在高雄、南投二縣境內,與布農族人混居。
本集主題: 雅美/達悟族文化體系及部落社會制度依循的脈絡,而人們在山海裡活動的禁忌,更是平衡島上的自然生態。因長久與山海對話,也創造了族人信仰自然的靈魂,因此到蘭嶼旅遊,你也要試著從山海中學習與自然相處。
本集主題: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來自南方的神來到雅美/達悟人居住的海域,他先造了小蘭嶼,再造蘭嶼島後便離開了。沒有多久,他又跑到紅頭山觸動山裡的巨石,忽然間巨石一分為二,從裂縫中走出一位男孩;而後,神又觸動山林裡的巨竹,又一位男孩從竹中出現。
本集主題: 玉山以北至濁水溪上游區域等整個中央山脈的中段的區塊,是台灣地理上最核心的區域。
本集主題: 布農族的「黃金年代」指的是日治時期以前,這段時期布農族社會相對穩定,族群文化得以延續和傳承,傳統生活方式和祭儀活動也得以保留
本集主題: 賽夏族人目前只有三千人左右,他們約於西元四世紀時,從馬來半島漂流到臺灣,落腳於竹南、苗栗一帶,後來逐漸遷移集中到屬於山區的五峰鄉和南庄鄉。
本集主題: 台灣的山地同胞共有十族。過去,山胞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區,以狩獵和簡單的農耕為生,有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宗教信仰,和平地鮮有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