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內容
白內障是眼睛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因年齡、紫外線、糖尿病或藥物影響而逐漸混濁,導致視力模糊、畏光、夜間視力差。
隨病情進展,日常生活如駕駛、閱讀、走樓梯都會受到影響。過去多數患者等到視力「幾乎看不見」才就醫,現在觀念改變,越來越多民眾選擇在生活受干擾前提前治療。
白內障屬於退化性疾病,不像癌症有需立即處理之急迫性,除非白內障程度較重,視力品質影響日常生活,或是有增加隅角閉鎖型青光眼之風險,否則不太會建議病人「必須」開刀。
今晚節目邀請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葉師榕,說明白內障的治療,以及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並為大家破除常見的迷思,歡迎鎖定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