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0107 絲竹漫遊—遇見名家 二胡名家-黃安源老師 & 黃晨達老師
用「虎父無犬子」來形容黃安源、黃晨達,絕對貼切,這兩位「黃大師」在國樂界早已有一席之地,尤其黃安源在八〇年代每次來臺演出都造成轟動,音樂會座無虛席,他年年推出專輯而張張經典,實為胡琴大師的同義詞。
本集內容
0107 絲竹漫遊—遇見名家 二胡名家-黃安源老師 & 黃晨達老師
黃安源,一個國樂界的重要關鍵字,胡琴大師的同義詞。曾於1983年應「新象文教基金會」的邀請,首次來臺參加國際藝術節,掀起一陣「黃安源捲起國樂風暴」;並且年年推出專輯而張張經典,1992年《黃安源與十二種胡琴》專緝獲臺灣《中時晚報》唱片評鑒大獎之「最佳演奏專輯獎」;1999年成為國際權威弦樂雜誌Strad封面人物,實乃揚名國際樂壇的一代胡琴宗師。
黃晨達,黃安源之長子,也是目前活躍於樂壇的胡琴演奏家,與父親經常合作演出。1997年加入新加坡華樂團,曾任新加坡華樂團高胡副首席逾十年。現任南洋藝術學院華樂系主任。
用「虎父無犬子」來形容黃安源、黃晨達,絕對貼切,這兩位「黃大師」在國樂界早已有一席之地,尤其黃安源在八〇年代每次來臺演出都造成轟動,音樂會座無虛席,他年年推出專輯而張張經典,實為胡琴大師的同義詞。
這場音樂會是由黃晨達所策劃安排的。黃晨達回憶到去年與時任北市國團長陳鄭港在新加坡相談甚歡。「覺得應該給父親在臺灣的觀眾一個完美的句號,於是就促成了這場演出。」而黃安源雖然覺得這場演出很有負擔,畢竟有好幾年都沒有舉行過專場音樂會。黃安源談起這場演出的促成:「黃晨達一直鼓勵我,他可能怕我退休的生活會有點乏味,也想透過演出多拉拉曲子,可以避免老年時代的風險吧! 所以我也答應演出了…」
談起黃安源與北市國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83年,可謂好事多磨,由於當時的政府氛圍甚為敏感,黃安源以香港中樂團團長兼樂團首席的身份,在「新象」創辦人許博允的邀請下,安排與北市國合作演出兩首梆胡獨奏《花梆子》和《探情郎》,可惜最後竟然在演出的前夕發生意想不到的狀況,黃安源仍記憶猶新。「我跟北市國都已經排練完了,但就在演出的前一天,許博允通知我演出的曲目都是『匪曲』,要改曲目,否則不能演出,說是警備司令部命令,我當時很緊張,我們就趕緊張羅改曲目或曲名的事,沒想到更糟的是,當天晚上北市國給我來個電話,說很抱歉,他們也不能上場跟我一起演出了…」
結果本來應該要與北市國的合作,就這樣胎死腹中。那次黃晨達也跟著父親來臺,正準備要演出《賽馬》,結果也是被迫換曲。「當時黃晨達才8歲,他那時也只能拉《賽馬》,結果又被認定為『匪曲』,其他像是《江河水》也是『匪曲』,也不行。黃晨達等於算是白去了一趟,就在這裡玩耍了幾天…」
黃安源與黃晨達之後跟北市國有好幾次的合作,其中一次還演出了《梁祝》雙胡協奏曲。「那次我跟閔惠芬還一起受邀擔任國際二胡大賽的評委,之後也跟得獎者一起演出,終於能在解嚴之後演出《梁祝》雙胡協奏曲。」
談到與瞿春泉的合作,黃安源倍感榮幸。「我與瞿老師之前就多次合作,在他的指揮下演奏,我深感榮幸,也非常感激,因為瞿老師是指揮胡琴協奏曲,他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因為他不僅指揮經驗豐富,更主要的是,他也是二胡好手,而且還錄過一張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