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沔《瀟湘水雲》(琴曲) 2 馬水龍《尋》(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3 劉新誠曲、陳煒智詞《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山水知音〉 (柳宗元)
本集主題: 0721 【絲竹漫遊-特別製作】走過60年,未曾遺忘的和平,新加坡種族和諧日新加坡,一個多元文化共融的國度,主要以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其他歐亞裔族群為主,尤以華人比例最高,大約佔77%。語言流通也眾多,新加坡官方承認四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坦米爾語,其中馬來語被定為「國語」,全國的通用語則為英語。
受邀來賓: 藤井俊充
本集主題: 0714 【絲竹漫遊】絲竹搖擺 Let's swing 國樂可以很搖擺、很時尚、很潮,本週的節目就來聽聽國樂絲竹與爵士混編的作品,搖曳生姿、暑氣消。
受邀來賓: 王心心
本集主題: 0707 遇見名家-南管大師王心心
受邀來賓: 林正欣、高孟嵐、戴瑋
本集主題: 0630 絲竹焦點觀察二胡,這個擁有千年歷史的樂器,不僅是中國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東方文化的瑰寶。
受邀來賓: 蔡瑪莉、任真慧、林京美、吳多才
本集主題: 4. 0623 【絲竹漫遊—絲竹文學地景系列】 青韵合唱團 專訪: 蔡瑪莉、任真慧、林京美、吳多才恭喜青韵合唱團50歲了,歡迎四位特別來賓,三位知名作曲家吳多才老師、林京美老師、任真慧老師,以及翻譯達人蔡瑪莉女士,共度美好的絲竹時光。雖然這次的音樂會是合唱領域,但我們還是以聊國樂創作為主,其中三位作曲家都是很好的寶藏,值得一再挖掘。
受邀來賓: 蔡雨彤
本集主題: 【0615】柳阮名家-蔡雨彤
本集主題: 【0609】 琵琶名家鄭聞欣、余檣鄭聞欣老師,現任臺北市立國樂團琵琶首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兼任助理教授。畢業於光仁小學、光仁中學音樂班、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及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指導教授為王正平教授。大學畢業後即考進臺北市立國樂團。其琵琶演奏技藝內斂純熟、韻味濃郁,音色以溫厚細膩見長,所擅長之曲目兼容傳統與現代,擷取各家之長,融會成獨樹一幟的演奏風格。其名已被收錄於《華樂大典•琵琶卷》中。余檣老師,青年琵琶演奏家,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博士班,現為新竹青年國樂團團員、樂自慢樂團團員、琵琶雅集 PIPA ensemble 成員,並為臺北、新竹、苗栗等地區多所學校、企業之社團琵琶教師。 10歲由張舒淳老師啟蒙習琴,其後師從鄭聞欣、賴秀綢教授。除了畢生鍾情的琵琶獨奏藝術展現外,未來將持續國樂、琵琶音樂的教學與推廣工作,期許自己以琵琶藝術、學術研究為根,為世界的愛樂者帶來具文氣卻不失溫暖清新風格的演出。
受邀來賓: 樊慰慈
本集主題: 【0602】遇見名家-古箏演奏家、音樂學家-樊慰慈教授 「箏藝之研」創辦人,曾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現任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及碩士生導師,中華國樂團行政總監、臺北市立國樂團藝術顧問。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及傳統藝術中心金曲獎評審委員、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音樂評議委員、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臺灣樂壇新秀》青年音樂節藝術顧問兼鋼琴組評審召集人等。《音樂時代》雜誌專欄主筆,專文並經常登載於《表演藝術》、《鋼琴藝術》(北京)、《秦箏》(西安)等專業期刊。
受邀來賓: 陳照延、蔡雨彤、吳妍萱、金光亮平
本集主題: 絃歌不綴、絲竹漫遊
受邀來賓: 黃立騰
本集主題: 琵琶演奏家黃立騰專訪自由琵琶音樂人、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博士生、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兼任講師、琵琶雅集PIPA-ensemble團員,活躍於演奏、教學、研究三者之間,又悠遊於傳統與創新之兩端。九歲由吳明信啟蒙,先後師事鍾佩玲與賴秀綢,2013年成為已故琵琶教育家王範地之關門弟子,深受其傳統藝術精神影響。2015年在蔡佳璇與賴秀綢指導下取得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文學碩士學位,2021年以榜首考取臺灣大學音樂學博士班。獲獎無數,教學與演奏之餘,更致力於首演當代琵琶音樂創作,與海內外諸多作曲家有密切的合作,累積近60多部作品。
受邀來賓: 高孟嵐、戴瑋
本集主題: 胡琴演奏家 高孟嵐老師、戴瑋老師 專訪
受邀來賓: 李庭耀
本集主題: 0505 【絲竹漫遊-遇見名家】揚琴名家-李庭耀老師李庭耀老師,自幼隨葉恆峯學習揚琴,1978年自上海移居香港後,獲選「香港精英」每年代表香港巡迴海外數十國,並先後加入香港政府音統處導師及香港中樂團1。1985年應聘移居台灣,任教文化大學、國立藝專、台灣藝術學院等校,1989年獲南非國際才藝大賽職業組冠軍,並先後加入中廣、台北絲竹樂團、蘇文慶室內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首次將大揚琴演奏法傳入台灣地區,並研究成功403型止音揚琴。多年來,對於揚琴演奏、作育英才、樂團指揮不遺餘力,成果有目共睹。本集節目特別感謝三位嘉賓陳慧君老師、陳思伃老師、林心蘋老師擔任李老師的嘉賓,真的很暖心啊!【晚安,音樂故事館】李庭耀老師講故事 (大約3~5分鐘)聽眾朋友,揚琴是一種充滿魅力的擊弦樂器,它的故事始於歐洲,卻在中國開出了繽紛的花朵。它的音色如同清泉流淌,如同鳥語婉轉,被人們稱為「東方鋼琴」。揚琴的結構主要包括音框、弦、琴竹。音框通常由木頭製成,弦則由鋼或銅製成。演奏者使用琴竹敲擊弦來產生聲音,並可以通過改變擊弦的力度和位置來控制力度和音色。揚琴的曲目豐富多樣,既有傳統的中國民樂,也有現代的創新作品。它的音樂風格獨特,既能表現出深沉濃郁的情感,也能展現出輕快活潑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