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絲竹漫遊圖片

絲竹漫遊

主持人劉馬利
絲竹漫遊圖片
2025/05/11 (日)

本集主題

0511 【絲竹漫遊】絲竹文學地景,樂讀蘇軾 蘇軾的詞作不僅在文學上影響深遠,也啟發了眾多音樂創作。本集節目以音樂為主軸,探索蘇軾詞作的旋律轉化與編曲特色。 《水調歌頭》 在不同音樂家手中展現多樣風貌——從王正平的琵琶獨奏到黃新財、林聲翕的不同編曲,展現了民族樂器與聲樂的融合。而 梁弘志 創作的 《但願人長久》,則以現代音樂語彙將宋詞轉化為廣為流傳的華語歌曲。 此外,鄧翊群 以湘鄂山歌風格創作 《定風波》,透過古箏技巧描繪詞中風雨交織的氛圍,展現傳統與現代音樂的交融。這些作品充分體現了蘇軾詞作的音樂可塑性,也讓詩詞在音樂的詮釋下更顯生動。 期待您與我們一同沉浸於音樂之中,感受宋詞跨越時代的旋律魅力!

本集內容

0511 【絲竹漫遊】絲竹文學地景,樂讀蘇軾 蘇軾的詞作不僅在文學上影響深遠,也啟發了眾多音樂創作。本集節目以音樂為主軸,探索蘇軾詞作的旋律轉化與編曲特色。 《水調歌頭》 在不同音樂家手中展現多樣風貌——從王正平的琵琶獨奏到黃新財、林聲翕的不同編曲,展現了民族樂器與聲樂的融合。而 梁弘志 創作的 《但願人長久》,則以現代音樂語彙將宋詞轉化為廣為流傳的華語歌曲。 此外,鄧翊群 以湘鄂山歌風格創作 《定風波》,透過古箏技巧描繪詞中風雨交織的氛圍,展現傳統與現代音樂的交融。這些作品充分體現了蘇軾詞作的音樂可塑性,也讓詩詞在音樂的詮釋下更顯生動。

1. 王正平《水調歌頭》 2. 黃新財《水調歌頭》 3. 梁弘志: 《但願人長久》 4. 林聲翕《水調歌頭》 5. 鄧翊群(孔志軒配器):《定風波》(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