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想想的週記故事、我對性傾向的糾結與自我否定
本集內容
想想,目前就讀東吳大學心理系四年級,十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喜歡女生,她有點害怕,於是先告訴爸爸,爸爸聽到之後跟想想說:「不管你喜歡誰,我都會愛你。」,因為有爸爸的支持,想想覺得應該可以告訴大家,沒想到告訴媽媽的時候,媽媽反應比較大,而且比較負向。冷冷的對她說不可能!讓想想的心糾結了一下,難道這是一件不可告人的事情嗎?
於是想想開始否定自己的性傾向,覺得自己不應該喜歡女生,這是不對的事情。
想想說,開始否定自己的性傾向,除了媽媽的否定之外,還跟國小三年級發生的事情有關係。那時候她跟一個女生很好,但是這個女生可能半開玩笑的跟想想說:「喜歡她」,然後就在安親班裡面大肆宣傳,想想那時候很激動的拒絕,而且不准那個女生再講這件事情。所以想想認為,這件事情讓她發現,她不想要被別人知道她可能喜歡女生,因為這件事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事。但是她的氣質又很明顯,所以想想說,她想做自己,但是又害怕別人知道後會怎麼看她。
想想也因為自我否定,她很難肯定自己,也很難愛自己,在生活中會擔心受怕。她的沒自信反映在肢體上,肩膀會比較內縮或是會比較有一點駝背的感覺,也會想要遮住自己的臉。
想想說,她還沒有完全接受自己的性傾向,因為還是會怕一些比較負面的評價!
現在想想心中還有一個無法跨越的坎,但是狀況比國小的時候好多了,因為國中班導也是同志,他對想想說,不管你喜歡男生或是女生都可以。這句話帶給想想很大的力量。
到底那一個無法跨過去的坎是甚麼呢?會是媽媽的反應嗎?想想還在找答案!不過,想想現在還記得媽媽對她講話的語氣還有表情。
想想說,在性傾向部份,她可能對女生有比較多的感覺,但是也還是不太想要標籤自己就是喜歡女生,所以她想要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空間去探索。
為什麼會出現對性傾向的糾結與自我否定?
性傾向的探索需要多久時間?
佳玲老師愛的提醒:我有我存在的價值,不取決於別人怎麼看待我!
#想想的青春週記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王佳玲心理師
節目名稱:在青春的週記裡
播出時間:114年7月19日早上9:30
實體收聽:臺北廣播電台FM93.1
全新網路電臺:聽臺北T Radio
請立刻點擊、體驗「聽臺北」
👉 http://tradio.gov.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