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莨騰的週記故事、積極發言錯了嗎?我失去哭的能力?
本集內容
莨騰,目前是台師大學生會的會長,他提到國小三年級被言語、性霸凌和肢體霸凌的經歷。他曾經被同學取笑矮冬瓜、娘娘腔,游泳課的時候,被偷掀門簾,要看他的泳褲底下究竟裝了什麼東西…等等。
莨騰說,他沒有去問過同學為什麼要這樣對他,但是有可能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他在課堂上的積極發言,因為老師說要積極發言,而莨騰從小到大是一個成績不差、反應很快的人,所以總是可以很快答出答案,他太出風頭了,同學眼紅;第二個原因,因為莨騰不是一個符合陽光形象的人,所以會被同學罵死GAY、娘砲…等等。
莨騰提到,被同學取笑娘娘腔、娘砲、死gay…這些稱號,對他影響是小的,因為他蠻坦然接受我就不是一個陽剛的人,反而是積極發言這就件事情對他影響比較大。因為他不太確定什麼樣的積極發言會造成別人的困境,什麼樣的適切發言才不會讓人覺得壓迫。現在他會觀望一下,才舉手發言。讓他常常有一種話梗在喉嚨,卡卡的,無法自在發言的感受。
對於從國小三四年級的時候遭受的霸凌對待,莨騰說,他會用外在的資源來穩住自己,比方說,被補習班派去參加英文拼字比賽,並且得到好的表現和成績,讓他在學校人際關係受挫的時候,可以透過外在的優異表現,穩住自我價值,知道自己不是那麼糟糕的人。
不過對於情緒的宣洩,莨騰說,他失去了大哭的能力,不知道怎麼哭。因為當家人聽到他在哭的時候,會跟他說,男孩子有什麼好哭的,久了之後,他就哭不出來,就連看電影,也只是眼眶泛淚,然後滴個兩三滴。莨騰說,失去哭的能力,讓他少了一個疼惜自己的機會,因為哭的時候,可以很專注在自己身上,感受自己的委屈,可以給自己一段好好療癒自己的時間。現在莨騰想要找回哭的能力,讓自己可以宣洩情緒,試著把感知情緒的能力找回來。
積極發言表現錯了嗎?如何拿捏界線?
哭的能力的重要性?要如何把哭的能力找回來?
佳玲老師愛的提醒:表達沒有錯,冷漠也有原因,記得眼淚是我們生命的禮物!
#莨騰的青春週記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王佳玲心理師
節目名稱:在青春的週記裡
播出時間:114年10月11日早上9:30
實體收聽:臺北廣播電台FM93.1
全新網路電臺:聽臺北T Radio
請立刻點擊、體驗「聽臺北」
👉 http://tradio.gov.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