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玩味時代圖片

玩味時代

主持人安雅
受邀來賓 士林庄文史工作室負責人-簡有慶老師、舒喜巷共同創辦人 – 黃飛霖老師
玩味時代圖片
2025/09/14 (日)

本集主題

士林漫步散策小旅行

本集內容

<< 第一單元 : 黃金年代 >> 士林區,舊稱「八芝蘭」,是凱達格蘭語-「溫泉」的意思,位於臺灣臺北市北部,以面積來說,是臺北市第一大區。清朝時期簡化其名為「芝蘭堡」,清代以來,因建有文昌祠,使這裡的讀書風氣興盛,出了許多秀才、舉人,有所謂「三步一秀、五步一舉」的盛況,因而改名為「士林」,表示「士子如林」的意思。有「士子如林」的涵義。 這裡可說是台北地區文化的發祥地,自清代以來私塾、社學及義塾遍布林立,還有日據時代設於芝山岩的「國語(日語)傳習所」,到現在轄內有三所大學及故宮博物院,承襲以往重視文化的傳統。 這裡也是著名的名勝古蹟區,清代即以士林八景聞名,轄內設有陽明山國家公園及雙溪公園,園內鋪設有步道,讓遊客們可漫步於其間,欣賞各種動植物,呼吸新鮮空氣。在古蹟部分,有四、五千年歷史的芝山巖遺址,還有芝山巖隘門、慈誠宮、神農宮與惠濟宮等百年歷史的古蹟。更有士林夜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灣戲曲中心、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文教設施與機構。士林的四通八達,還有最美的野人花園與福田農場下午茶,四月到五月限定台北奧萬大楓紅必定造訪的景點。 ⭐️<< 第二單元-樂饗行旅故事館>> 👉訪談來賓 :『士林庄文史工作室負責人-簡有慶老師』 1、士林庄文史工作室的創立緣起 : 簡有慶老師,為士林庄文史工作室負責人,也是士林神農宮幹事,是位對臺灣民俗有著濃烈興趣的文化人,長期致力於研究民間信仰、歲時節俗以及地方文史,平時也於社區大學擔任講師,將地方的歷史記憶透過紀錄與傳承把文化保留延續。 2、士林地名的由來 : 士林地名的由來,一般都是說因為清代當地讀書人甚多,文風鼎盛,因此被說是「士子如林」。士林舊名「八芝蘭」,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毛少翁社的活動範圍,清領時期開始,自中國福建漳州及泉州兩地的居民來到此地開墾,並以「士林平原」為核心,逐漸成為周邊聚落重要的商貿中心,至日治時期亦為當地重要的行政中心,至今留下了許多歷史古蹟與傳說故事。 然而,在士林慈諴宮內,昭和12年(1927)的〈士林慈諴宮神農宮兩廟改修誌〉中提到:「安政六年己未,先民卜地下樹林開拓新街,稱霞樹林,後更美其名曰士林」,意思即是現在士林的新街一帶,舊稱「霞樹林」,後來改為較典雅的稱呼「士林」。 3、士林八景與「東南西北」介紹 : 八芝蘭與士林八景、清代文人的諧音梗:「士林」地名的由來、士林最老的「芝蘭街」、士林三大廟介紹、士林VS艋舺:清代漳泉械鬥的故事、六氏先生與士林國小、芝山岩上的石佛、「天母」跟外國人有關的地名、「士林的百年老店」 ⭐️<< 第三單元-趣淘時光>> 👉訪談來賓 :『 舒喜巷共同創辦人 – 黃飛霖老師 』 1、舒喜巷死士林的結緣 : 舒喜巷第一個活化的老屋,是位於士林區的知名長屋宅地。「一進老屋我眼睛一亮,非常棒的挑高空間,第一進跟第二進中間,是一個又大又漂亮的天井,走進最後一進,裡面還有個小花園,埃及地磚、大白菜葉的石柱、雕花磚飾……光從房子的建材,就可看出當年屋主的財力。」 進行文史資料調查時,黃飛霖發現,原屋主郭琇琮醫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郭家是士林在地大家族。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原本可以行醫為職志,安穩過完一生,卻因懷抱社會改革的理想,最後槍斃死亡,生命停留在最美好的33歲。 對於這段歷史,黃飛霖心中除了惋惜,更多是感觸:「因為走進那棟老屋時,我正好就是33歲。」一股惺惺相惜的浪漫移情,使黃飛霖確信:「舒喜巷」正走在冥冥中註定好的道路上。 當下我便想著:要在這裡辦一場豐盛的『家宴』,希望有一天郭琇琮的夫人能親眼見到老宅的新面貌。」黃飛霖運用所學的整合行銷傳播,結合職人、市集、老屋等元素,重現老宅中的生活與情感,成功吸引許多鄰居,前來分享小時候在老宅玩、跟長輩互動的回憶,一點一滴重新為老宅注入新故事與靈魂。 2、如何讓士林夜市的巷弄裡也有文創的身影 儘管「老屋市集」的理念深受年輕人喜愛,卻無法反映在市集職人的銷售額上,為了省錢,有職人每次都從新北市走到士林,擺完攤再走回去。「受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的啟發,我一直深信:只要全心做好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來幫我,但是如果我們蹲了半年,業績依然沒有好轉,其實應該是我的問題了。」 深刻自我檢討後,黃飛霖體悟:一個有理念的市集,也必須是一個能讓職人生存下去的企畫。想找到對的客群,讓更多人走進老街、巷弄、古宅,一定要讓這些人對這塊土地,產生不同於以往的感情。 「士林」對黃飛霖而言,是一個生活慢城,於是他把所愛的文史風土,先用一小時的「老城走讀」介紹給大家,再導引大家走進市集,認識老宅,肯定職人的努力,不但讓市集業績變好,整體精神與互動氛圍也更加完整。「老城走讀」成為最後一塊拼圖,也讓危機成為轉機。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