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玩味時代圖片

玩味時代

主持人安雅
受邀來賓 新店文史與生態專家-周祥傳老師、台灣單車騎行作家 – 李立忠大哥
玩味時代圖片
2025/09/21 (日)

本集主題

新店綠色旅遊

本集內容

<< 第一單元 : 黃金年代 >> 新店的生態環境以豐富的水文景觀為特色,匯聚了南勢溪與北勢溪而成的新店溪,在此流經後成為淡水河的重要支流。而在地表之上則有碧潭風景區、新店溪河濱公園等親水空間,還有和美山、銀河洞等山林步道,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與自然景觀。此外,新店也時常舉辦碧潭水舞、新店溪遊記等活動,展現多元的生態與人文風貌。 而新店溪中上游重要的水利建設則為~碧潭堰,第一代的碧潭堰於18世紀興建,是清代雙北重要的水利工程-瑠公圳的一環,這個堰壩也造就了上游碧潭風景區的湖光山色。碧潭堰在2015年遭蘇迪勒颱風重創,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推動「碧潭堰改善暨周邊環境營造工程」,整建受損的碧潭堰,並在堰體右岸設立碧潭魚道,讓新店溪中的洄游性生物可以憑藉這個魚道上溯至河川上游生活,豐富水系中的生態樣貌。 在綠水川流中,此地更有青山環繞的知名,小粗坑生態綠廊,這個地方在日治時期是運送煤礦、木材的輕便車道,全程依循著新店溪而行,有湖光山色之美,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是一條適合賞蝶、賞鳥、賞景、、休閒、寓教於樂的水岸生態綠廊,起點為小粗坑發電廠,這座外觀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接著前往直潭國小方向,沿途約有1.8公里,居高臨下欣賞新店溪美景,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小粗坑生態綠廊是一條適合親子健行或騎單車的平坦生態步道。由於整條路都鋪設柏油路面,路面較為平緩,兩旁也有綠蔭遮蔽,很適合帶小朋友一同前往。步道至今仍保有大片原始生態,由於植有大量蝴蝶喜愛的花草如非洲鳳仙、大花咸豐草等,綻放時總會吸引蝴蝶前來,也成為臺北近郊著名的賞蝶地點。 ⭐️<< 第二單元-樂饗行旅故事館>> 👉訪談來賓 :『新店文史與生態專家-周祥傳老師』 1、文山區的範圍: 「文山區」原自於拳頭姆山,清乾隆列為官庄設拳山保。日治時期行政區仍承舊政府以「文山堡」為名,在臺北廳時期改為「文山郡」,範圍含現今臺北市、新北市「文山(含景美、木柵)、深坑、石碇、坪林、烏來、新店」等七個行政區。光復初期後(行政公署),隸臺北縣文山區,下設深坑鄉新店、深坑(含景美、木柵)、石碇、坪林、烏來等七鄉鎮。民國卅九年三月深坑鄉分隸為景美鎮、木柵鄉、深坑鄉,民國五十八年景美、木柵改隸臺北市,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再調整合併為文山區。 現今民眾仍慣稱「文山」,在行政區劃分上,文山區指原景美、木柵;文山地區指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等區域;大文山地區則指景美、木柵、新店、深坑、石碇、坪林、烏來等。 2、新店的民俗與信仰分享: 新店地區的民俗信仰以各庄頭的土地公信仰為主。大坪林因「顯應祖師」的靈驗及有求必應,遂成為新店市區(原大坪林五庄)的信仰核心。其中「大坪林聯合放軍遶境」和「林口迓老祖」兩項活動因具備地方獨特性,已被登錄為新北市的無形文化資產。 這些民俗活動反映了早期農業社會的祈求豐收、驅除蟲害的心願,現今則祈求國泰民安、閤家平安,展現了社會變遷與民間信仰的傳承與發展。 早期新店的安溪人是祖師及尪公信仰(保儀大夫及保儀尊王);暗坑是漳州、紹安客人以開漳聖王、五縠大帝、三官大帝信仰(前者保護神、後者農業神)。 ⭐️<< 第三單元-趣淘時光>> 👉訪談來賓 :『 台灣單車騎行作家 – 李立忠大哥 』 1、新店小粗坑生態廊道騎行路線介紹 新店溪上游的新烏路是單車族經典練車路線,烏來也是一般遊客喜歡的新北市觀光景點。往烏來的路上有一處小路口,偏離主線來到人煙稀少、山光水色的好地方,其間座落著百年歷史發電廠人文古蹟。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小粗坑總是幽靜有餘、人少車稀、空靈舒徐,散步在微風輕吹、樹影滿眼的風景裡,身心平淡。 週末還在為工作忙碌,不過早早起床,利用晨間運動時間騎單車做一趟小小的旅行,可以補充庸庸碌碌過日子的疲憊空白。五月早夏,小粗坑對時間用盡的人來說,是一處方便的路線。這季節剛好是桐花盛開的時候,水岸的桐花應該也翩翩飄落了,騎著單車掠過新店溪畔夏晨的薄霧,往小粗坑去孟夏桐花小旅行! 1909年完工的小粗坑發電廠,佇立在入口處迎接每一位旅人,歷經時空變換,到現在還是靜靜地在新店溪畔默默工作著。台灣最老的發電廠,用它老邁的身軀,傳達電力照亮住在城市的每一個人。有著巴洛克風格的造形,紅白相間古典磚造、圓拱立面、屋頂散熱孔,雖然不得其門而入,站在一旁的土地公廟往下眺望,被綠意包圍的台灣最老百年發電廠,怎麼看都漂亮。側面的山牆上,還能看見當年留下的「台北電氣作業所」廠徽,除了屋頂改為鐵皮以外,整體建築還是那年的老樣子。每年這個時節,我不經意的會騎單車來到這裡,踩過一小段坡,在土地公爺爺前雙手合十,再看看山綠裡的紅白老發電廠,聽水聲轟轟放流,歷史的哀愁早已散去,時時刻刻抱持感恩的心,為我們共同生活的日子祈福。 經過發電廠前的感恩橋,青潭山色靜臥早夏空濛,小粗坑路伴著山腳蜿蜒,穿越樹林靜謐影子,輕快的在河邊轉彎畫弧,喜歡路邊樹牆開窗的剎那,新店溪的山與水交映,一瞬間擁進窗來。停車、閉眼、深呼吸,五月有點潮濕的空氣,清爽好入心,再怎麼乾涸的日子都能暫時滋潤了。五月的小粗坑特別有味道,往年四月底桐花就開了,今年每一種花朵都晚開,桐花也慢了一點。沿著山水湖畔的小粗坑路,散落這個月最美的色彩,一個小轉彎一次驚喜,滿地小白花鋪上浪漫。有些時候桐花和相思樹花會一起飄落,黃白相間的落花像大地的花布,美麗極了。自己一個人來,適合和心裡對話,看著落在青苔上的花朵,自成一付悠然,轉彎處的護欄上每年都會挺著身子,接住一朵又一朵落下的夏日光彩。盛開的桐樹很高大,抬頭逆著光看不怎麼清楚,不過樹下卻是很豐富的花毯,白花瓣、紅花蕊一朵一朵飄成夏天雪地似的,我和單車真不忍心輾過屬於熱帶氣候落花成雪的浪漫呢! 小粗坑的桐花美在一分安靜氛圍裡的悠閒,路上時時刻刻能停留,小小的土地公爺爺家前擺上小桌子、木板凳,想坐下來發呆沉思有安靜做伴,喜歡倚欄凝望有青山綠水交織遠方,或許帶著一壺茶、點心二三,整個旅程會更加完美。 路盡頭有間小而美的直潭國小,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老家在一旁,門前的龍抬頭青苔滿布,舊日光景讓人懷念。今天早上是來賞花的,就再騎一小段下石厝路吧!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