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微光臺北圖片

微光臺北

主持人雷恩
微光臺北圖片
2025/10/26 (日)

本集主題

當旋律流進心裡,療癒的不只是耳朵,音樂讓我們在喧囂中找回平靜、重新感受愛與希望

本集內容

音樂具有穿越語言與文化的力量,它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能撫慰人心、療癒情緒的能量。當人們面臨壓力、焦慮或悲傷時,一段旋律往往能帶來難以言喻的平靜。科學研究指出,音樂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與血清素,這些化學物質與「快樂」和「放鬆」的感受息息相關。因此,無論是輕柔的鋼琴聲、深情的歌聲,或自然的風鈴與海浪聲,音樂都能在潛移默化間調節情緒,安撫受傷的心靈。 在醫療與心理治療領域,音樂療法已被廣泛應用。對失眠者而言,緩慢節奏的音樂可協助入眠;對焦慮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音樂能引導他們重新建立情緒的安全感。對失智長者而言,熟悉的老歌更能喚醒記憶深處的情感連結,讓他們重新展露笑容。這樣的例子顯示,音樂不僅能聽,更能「感受」——它喚醒人與人之間的共鳴與記憶。 日常生活中,音樂的療癒力無處不在。清晨的輕音樂能帶來新的一天的希望,午後的爵士或民謠可舒緩工作壓力,夜晚的古典樂則讓心靜下來進入夢鄉。人們透過歌唱抒發情緒,也在旋律中找回內在的秩序與力量。音樂讓人學會傾聽自己、理解他人,讓孤單的時刻多了一份陪伴。 音樂的療癒,最終不只是「治癒」,而是一種「連結」——連結自我與情感,連結人與世界。在每一段旋律中,我們找到共鳴、釋放壓力,也重新相信溫柔與希望仍然存在。音樂,讓人不再孤單,也讓世界更有溫度。

周傳雄《快樂練習曲》、五月天《快樂很偉大》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