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雅美/達悟族文化體系及部落社會制度依循的脈絡,而人們在山海裡活動的禁忌,更是平衡島上的自然生態。因長久與山海對話,也創造了族人信仰自然的靈魂,因此到蘭嶼旅遊,你也要試著從山海中學習與自然相處。
本集主題: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來自南方的神來到雅美/達悟人居住的海域,他先造了小蘭嶼,再造蘭嶼島後便離開了。沒有多久,他又跑到紅頭山觸動山裡的巨石,忽然間巨石一分為二,從裂縫中走出一位男孩;而後,神又觸動山林裡的巨竹,又一位男孩從竹中出現。
本集主題: 玉山以北至濁水溪上游區域等整個中央山脈的中段的區塊,是台灣地理上最核心的區域。
本集主題: 布農族的「黃金年代」指的是日治時期以前,這段時期布農族社會相對穩定,族群文化得以延續和傳承,傳統生活方式和祭儀活動也得以保留
本集主題: 賽夏族人目前只有三千人左右,他們約於西元四世紀時,從馬來半島漂流到臺灣,落腳於竹南、苗栗一帶,後來逐漸遷移集中到屬於山區的五峰鄉和南庄鄉。
本集主題: 台灣的山地同胞共有十族。過去,山胞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區,以狩獵和簡單的農耕為生,有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宗教信仰,和平地鮮有交通。
本集主題: 臺灣一共至少有20個原住民的部落,都有南島的原來血統。另外每個部落都有他們特有的語言,其實一些專家認為臺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因此臺灣原住民的語言在人類語言史上占了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本集主題: 臺灣原住民族的地位,既有憲法和法律保障的權利主體地位,又面臨著歷史遺留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挑戰。
本集主題: 十八世紀漢族由臺灣西部平原向淺山地帶拓墾,加上西部平埔族(道卡斯、巴則海、巴布拉、貓霧束等族)移住南投埔里地區
本集主題: 泰雅族人起源傳說是在遠古時代,由大石頭分裂爆開後走出男、女性的祖先,之後遷徙到各地建立部落。
本集主題: 每年12月24日晚上為猴祭的前奏,並以哈拉巴蓋的儀式揭開序幕,卑南長老率同族中青少年以「報佳音」的方式挨家挨戶造訪,少年們上身赤膊,全身塗黑,而帶隊的長老則手中揮舞著竹竿,大聲喝斥,是為驅邪;之後,青少年們即可得到每家所贈予的糖果等食品,情節有如西方的萬聖節。
本集主題: 卑南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崇尚武力的族群,約在每年12月下旬舉辦的「猴祭」,被視為卑南族最具特色的祭典。所謂「猴祭」,是指卑南族男子進入少年會所的成年禮儀,一般稱為「刺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