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絲竹漫遊圖片

絲竹漫遊

絲竹漫遊
主持人劉馬利
受邀來賓 吳蠻、王心心、鄭聞欣、余檣、黃立騰
絲竹漫遊圖片
2024/02/25 (日)

本集主題

0225【絲竹漫遊—琵琶II】 從2024年開始,在每個月的最後一週,都會特別精心製播「絲竹焦點觀察」,本集節目就延續上週為大家分享的「琵琶」,再深入的 介紹琵琶的各種演奏風格與名曲、當代創作,以及琵琶現場演奏的一些外人鮮少瞭解的冷知識。

本集內容

0225【絲竹漫遊—琵琶II】 從2024年開始,在每個月的最後一週,都會特別精心製播「絲竹焦點觀察」,本集節目就延續上週為大家分享的「琵琶」,再深入的 介紹琵琶的各種演奏風格與名曲、當代創作,以及琵琶現場演奏的一些外人鮮少瞭解的冷知識。 同樣也是邀請五位琵琶演奏家,分別是享譽國際的琵琶名家吳蠻、南管大師王心心、臺北市立國樂團琵琶首席鄭聞欣、新生代琵琶演奏家余檣與黃立騰在節目中與大家分享關於琵琶的各種傳奇,他們在上個月的「絲竹焦點觀察」,就已有用不同的主題切入,用不同的角度來聆賞琵琶,更進一步的瞭解琵琶的共融性與藝術性。 此外,琵琶不論是在演奏、創作、教學等等的面向,一直都是與時俱進。 琵琶應該是在演奏時斷弦機率比較大的樂器,也是最需要調音的,需要悉心呵護,對於演奏也會產生些許的影響,當下很驚嚇,但事後回味也是難忘的經驗。 本集內容大綱: 在琵琶的發展史中,從清代開始形成諸多琵琶流派,他們在不同地區為了某一首古曲,各自創造了不同的表現手法與風格。 琵琶的演奏技法和曲目,隨著地域、時代、師承等因素的不同,而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江南地區的五大流派,分別是無錫派、崇明派、浦東派、平湖派和上海派。除了這些在清代早已形成的流派,還有關於國樂西化的議題,從二十世紀出到現在,一直是引發不少討論的事情 白居易的《琵琶行》將琵琶的強大氣場躍然紙上,他對於琵琶的演奏與聲響效果有相當生動的描寫:輕攏慢撚ㄋㄧㄢˇ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琵琶的技法,右有彈、挑、掃、拂、滾、搖、輪等多種;左手則是吟、打、泛音、滑音,各自能營造出獨特的聲響效果 本集曲目 姜瑩/編曲《春江花月夜》 吳蠻《早晨的臺北》 琵琶協奏曲《花木蘭》 陳裕剛《將進酒》 曾慶蓉《花腰甩腔》 【Let’s listen to and enjoy】 The pipa is an ancient instrument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which has gone through about two thousand years of nomadic life, witnessed the rise and fall of history, and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times, in the memory and oblivion of the nation. Later, it spread to various countries in East Asia,and was related to the lute in Europe and the oud in the Middle East, with a long history.

姜瑩/編曲《春江花月夜》 吳蠻《早晨的臺北》 琵琶協奏曲《花木蘭》 陳裕剛《將進酒》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