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在青春的週記裡圖片

在青春的週記裡

在青春的週記裡
主持人偉華
受邀來賓 陳可苓、王佳玲心理師
在青春的週記裡圖片
2024/04/13 (六)

本集主題

可苓19歲的週記故事、志工服務對憂鬱症的影響與幫助

本集內容

可苓是一位憂鬱症患者,她在最低潮的時候,受到很多的老師、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的幫助,所以她也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幫助人的力量,而且在幫助人的過程中某部分也療癒了自己。 於是可苓上大學後,在學校的健康諮商中心擔任甜甜圈志工。甜甜圈代表大家手拉著手,彼此團結、互相扶持的意義。在中心主要的服務就是接待個案,維持諮商中心的良好的環境,讓每個走進來的個案都能感到安心自在,沒想到從大一就待到大四。 可苓說,在櫃台接待同學時,有時會看到同學,一走進來,眼淚就不住地從眼角滑落下來。雖然志工不會直接跟個案討論他的身心狀況,但看著他淚眼汪汪的模樣,心裡也感到既心疼又難過,似乎也看到當時無助的自己。 可苓提到,有一天,她發現坐在旁邊上課的同學突然30分鐘都沒有在教室,她察覺不太對勁,就私訊他還好嗎。沒想到他告訴可苓說他在校園的某一處的陽台上,當時可苓立刻想起在志工培訓時老師教的SOP,她一邊拿起電話確認同學還在,一路衝上樓去找同學。那天她摟著同學的腰,陪他看著夕陽,告訴他今天夕陽很美、天氣很不錯,一邊傳訊息請健諮中心的老師通報校安中心。在陪著她在高樓等待校安人員救援的過程,可苓的心情像是驚濤駭浪般的焦急,同時可苓也完全可以感受當下的他是多麽的徬徨無助,因為可苓自己也經歷過,她知道同學的內心有多麼痛苦。成功把同學救下來的那一刻,可苓說,她好欣慰,覺得好有意義。原來在志工團體學到的專業的訓練,是真的可以接住一個可能墜落的生命。 志工服務對可苓來說,就像一顆小太陽,自己的心被照亮,也照亮別人,透過自己的力量,扶持他人,一起向前走, 志工服務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療癒力量?我們又要如何覺察到家人朋友的異狀給予陪伴和幫助? 佳玲老師愛的提醒:當心情不好的時候,給自己獨處的空間,慢慢地藉由自我對話找回生活的主控權。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速度是在一個舒服自在的速度,不需要和別人比較。 #可苓19歲的青春週記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王佳玲心理師 節目名稱:在青春的週記裡 播出時間:113年4月13日早上9:30 實體收聽:臺北廣播電台FM93.1 全新網路電臺:聽臺北T Radio 請立刻點擊、體驗「聽臺北」 👉 http://tradio.gov.taipei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