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玩味時代圖片

玩味時代

主持人安雅
受邀來賓 坪林地方誌刊物-『走水』- 詹培昕總編輯、坪林福茶苑-吳柏諺主理人
玩味時代圖片
2025/03/02 (日)

本集主題

品茶香遊坪林

本集內容

<< 第一單元 : 黃金年代 >> 坪林,位於雪山山脈北端,翡翠水庫的上游,屬於水源保護區,依山傍水,有著豐富的原始山林及蜿蜒多變的茶園風光,境內更有全台最大以茶為主題的坪林茶葉博物館、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380米景緻優美的北勢溪水岸長廊、以及超過20條登山或觀魚步道。 坪林有著寧靜美好,與世無爭的山水秘境,南山寺景觀平台位於南山寺下方約700公尺,是日出、雲海、星空、茶園等觀賞最佳據點之一。九芎根親水公園是一處適合親子避暑親水的好地方,而清澈的金瓜寮溪旁更有成排壯觀的落羽松,每逢秋天,都會轉身變成浪漫唯美的豔紅景象。 此外,坪林也是文山包種茶知名產地,有著傲視群倫的百年製茶廠工藝,他純淨的空氣和水,孕育各式各樣以茶入菜獨特的茶風味料理,包含新鮮包種茶葉,搭配多種中藥熬製而成的茶葉蛋;每天手工現做新鮮茶粿,加入在地盛產的包種茶末,每一口都吃的到濃濃的茶香;還有口感綿密的茶香冰淇淋,總是帶著淡淡的茶香撲鼻而來,以及各式各樣的農特產品,像是文山包種茶、有機茶、茶皂、包種茶油的茶油麵線等,都是冠軍茶鄉出品的最佳伴手禮。 坪林是全國第一個推動低碳輕旅的鄉鎮,在豐富的自然生態,加上水源保護區的環境下,發展出各式漫遊節碳的賞遊行程,包含路跑、賞螢、賞蕨、茶的體驗,以及每年春、冬季舉辦的新北好茶活動…等等。來坪林一次享有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多重交響體驗,從老街靜巷、人文古蹟、宮廟節慶、製茶品茶的體驗,在在都能細細賞讀茶文化的百年風采。 << 第二單元 - 樂饗行旅故事館 : 坪林地方誌刊物『走水』-詹培昕總編輯 >> 1、坪林地名及地理位置與歷史流變概述 坪林,一處被山林與茶園溫柔包圍的世外桃源,得天獨厚的地形和氣候,造就眾所皆知的茶鄉。坪林區於開拓前森林茂密,四面環山,中為平坦林地,故以『坪林』通稱;坪林區北面為伏獅山區,南面為阿玉山區,有北勢溪蜿蜒全境,西流至龜山與南勢溪會合為新店溪,北勢溪流經坪林村;坪林區的地形綿延起伏,溫暖潮濕雲霧瀰漫,因此是茶樹生長的最佳環境,加上從清朝以來的優秀製茶技術,更是生產好茶及發展茶業的原動力,故坪林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更被茶界人士譽稱為『南烏龍、北包種』,坪林因此有『茶鄉』之稱。 2、"走水"地方誌刊物的發行緣起 「以地方出發,書寫我們的地方學。」水是水分,象徵著人口外流,當家鄉失去了生氣,讓我們找回走水過後的凝香,香氣的轉化如同我們這些人的歸來與凝聚。《走水》是坪林的地方誌,也是製茶的重要步驟,在走到書中的山林水邊之前,讓我們先從坪林和其賴以為生的茶產業開始,才能真正瞭解地方的走水,以及持續發酵的香氣。<走水>期許視野更是能映照出整個大文山生活圈,進而對應北臺灣的發展脈絡。坪林地方誌《走水》由在地青年發起、編寫,團隊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有茶農二代、保險業務員,從在地出發,組合成了刊物中的多元視角。 3、走水從哪幾個面向紀錄坪林的在地特色與精采文史 《走水》從2023出刊後,每一期都關注著不同的事情。這本刊物裡紀錄坪林的「產業」、「信仰」、「教育」、「生態」四大面向,盤點地資源,紀錄地方故事。第一期從信仰、產業、河川等不同面向,去呈現坪林的多元;第二期以水為主軸,記錄坪林長者們過去和水共存的故事,以及與水共生的技藝;第三期討論的是坪林如何與自然共存,以及因此衍伸出的公民議題;第四期則將深入坪林當地信仰,記錄元宵、中元以及五年一次媽祖遶境的地方文化。 << 第三單元 - 『趣淘時光』: 坪林福茶苑-吳柏諺 主理人>> 1、吳家三代茶園故事與坪林的淵源 雪隧開通前,坪林因地處台北至宜蘭中繼站,曾有過輝煌年代,當時觀光客絡繹不絕,茶葉熱銷、小販興榮,二〇〇六年雪隧開通後人流不再,年輕人口外移, 記憶中的茶鄉也宛若走進隧道般,曾有過一段黯淡無光時期。茶三代的共同記憶, 「小時候最討厭暑假,放假都要幫忙採茶,端午時節蚊蟲又多,爸爸那一輩甚至還要請假幫忙採茶,清晨五點就要起床。」柏諺就這樣一路從國小暑假採茶到高中暑假,轉眼間,身旁的採茶姨都成了採茶嬤,再無年輕人願意上山。 2、青年返鄉後轉身成為創立神農計畫的農老師,創立品牌將坪林傳統茶產業與文創巧妙結合 歷經海外成衣工廠、誠品書店等工作,坪林茶青吳柏諺帶著不同領域所見回到家鄉,創建品牌 『福茶苑 Fortune Tea Garden 』。柏諺一面跟著父母在茶園學習栽種技術,一面透過文字書寫、茶園導覽與品牌設計,傳遞吳家三代的茶園故事。 返鄉後的生活,柏諺看顧茶園也照顧小孩,回鄉一年後,更帶著對家鄉的情感與對教育重視的心,成為坪林國小茶田農老師。一頭栽入茶園裡,上午與茶為伍,下午繼續茶園忙碌或茶葉包裝出貨,晚上還要外出與在地團隊開會及籌備神農課程,甚至在春茶/冬茶兩季的採收期間,更是會整日待在茶園裡,生活幾乎是浸在茶之中。 「做茶像是在照顧小孩」,父親的一句話,道盡了他們對茶的態度與呵護,這樣的執著與職人精神,也潛移默化在我的心裡。一種靠天吃飯對於天地的感激,一種不能忘的根本;於是,返鄉種茶成為柏諺的決定 『福茶苑』傳承三代的技藝溫度、累積三次的特等殊榮,福茶苑五十餘載的製茶故事,成長茁壯於新北坪林。我們希望沈浸於文山包種的天然花香時,這杯茶甚至能連結您的情感,感受心中的純粹貼近土地的溫暖。讓茶,從您的心底回甘。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