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玩味時代圖片

玩味時代

主持人安雅
受邀來賓 『吳峻毅老師』- 淡水資深文史總統級導覽員、『李琪 (Vicky)』 - 淡水『旅學堂』創辦人、『林自賢 (芭樂師)』 - 『將容文創』創辦人
玩味時代圖片
2025/04/27 (日)

本集主題

趣遊淡水大拜拜

本集內容

<< 第一單元 : 黃金年代 >> 傳說日治時代淡水地區曾經在農曆五月的時候發生瘟疫,信徒希望請清水祖師出巡為地方消災解厄,經過廟方及地方人士商議後,決定在端午節的隔天舉辦出巡遶境。這個民俗活動通常會先在舊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當天的傍晚先舉行清水祖師暗訪,到了五月初六中午在開始展開日間的遶境活動,當初的時間點會這樣安排,也是因為當時民生物資比較匱乏,如此一來端午節的牲禮供品可再度使用,也不會過度浪費,所以每到農曆5月5日及5月6日兩天,淡水地區家家戶戶會在家中準備香案牲禮迎駕,並邀請親朋好友回家鄉吃飯,一起熱鬧、看表演,祈求地方平安,而在地各大宮廟、獅陣及軒社 ... 等陣頭也會全員出動,因為人潮眾多,淡水地區也會進行交通管制,方便迎神賽事的進行,這就是我們稱為的「淡水大拜拜」,也是在地人稱作的「淡水迎熱鬧」 傳統繞境是信仰的延續,也是一幅永遠動人的畫面,展現了土地和人民的執著與信念。遶境拜拜是一種敬天、謙遜、祈求消災和感謝神明的藝術,人為善心誠則靈。 ⭐️<<第二單元-樂饗行旅故事館 >> 👉訪談來賓 :『吳峻毅老師』- 淡水資深文史總統級導覽員 1、淡水土生土長的吳老師為甚麼有總統級導覽員的美譽 👉「淡水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也是我的家鄉,我有使命讓大家感受它的魅力。」從事志工已逾10多年的吳峻毅,憑藉自己對淡水的熱愛,現已成為當地的導覽達人,甚至連前總統馬英九也是他的客人。並成立推廣工作室,持續蒐集淡水史料,推廣在地特色。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為感謝吳峻毅長年推廣貢獻更頒發志工特殊貢獻獎。 2、淡水大拜拜何以蔚為風潮 ?並接續介紹在地重點宗教文史沿革 👉淡水清水巖祖師廟興建於昭和7年(公元1932年),是淡水街區四大廟宇(龍山寺、福佑宮、鄞山寺、清水巖)之一。雖然清水巖是其中建廟時間最短者,但每年端午隔天的清水祖師遶境卻是淡水地區最盛大的廟會。據傳淡水地區在日治時期發生瘟疫,街民奉請清水祖師遶境驅除病害,而後沿襲為端午節當晚與隔天的遶境活動,並一直延續到今日。相傳今天淡水清水巖祖師廟主祀的蓬萊老祖神像,是在清代由安溪清水巖1位僧人攜帶來臺,後來留在安溪籍的翁姓家中供奉。在清代後期,地方居民曾為了驅除瘟疫而迎請清水祖師遶境,民間並傳說清水祖師曾在遶境途中「落鼻示警」,使民眾前來觀看脫落鼻子的神像而避開災禍。而在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清法戰爭波及淡水之後,地方上又流傳清水祖師顯靈助攻之神蹟,並受到皇帝頒發匾額表彰。這些靈驗的事蹟使清水祖師逐漸受到淡水街與附近地區不同祖籍人群的信奉,使淡水的清水祖師信仰在19世紀末期愈加興盛。 3、淡水大拜拜的特色介紹以及注意事項,還有如何搭配參與拜拜活動之餘仍可進行的另類特色遊程介紹 👉淡水清水祖師遶境祭典的完整過程包括5月5日晚上的暗訪,5月6日的日巡,以及7日的犒軍儀式。暗訪是驅逐瘟疫的主要活動,除了清水祖師出巡遶境,更重要的是由清水祖師帶領5營部將前往遶境範圍4個方向的邊界進行儀式,以掃除境內邪魔陰煞。日巡則是白天的巡境,淡水幾乎所有廟宇都會派出陣頭參與清水祖師神明遶境的隊伍,日治時期也在這天舉行陣頭比賽。最後1天的犒軍則是以儀式慰勞押送陰煞、保護地方安寧的無形軍隊兵馬。清水祖師遶境範圍內涵蓋許多清代以來即已存在的地方角頭廟(角頭指庄、街、市之內的次級聚落單位,角頭廟即是角頭居民共同興建祭祀的公廟),包含市街區較多的王爺廟與周圍農業區的土地公廟。這些廟宇在清水祖師遶境的兩天都會派陣頭參與,呈現清水祖師同時也是地方基層神明(如福德正神、王爺)統帥,以及清水祖師信仰將市街區與農業區整合為同一淡水地區的關鍵角色。清水祖師作為守護淡水全境的神祇的代表性,以及清水祖師遶境活動凝聚地方的重要意義。 ⭐️<< 第三單元 - 趣淘時光 >> 👉訪談來賓 :『李琪 (Vicky)』 - 淡水『旅學堂』創辦人 1、淡水『旅學堂』創立緣起與在地文化旅遊的推廣案例分享 👉2019年3月成立的「旅學堂」,以『共學、共玩、共好』為成立宗旨,由淡水媳婦李琪Vicky創辦,她集結跨領域的單位,如公共資源、文史工作者、在地商家、觀光業者、學者、二度就業婦女等,以「旅」「學」為經營核心, 結合地方風土的體驗設計與消費者溝通,打造旅學堂成為一個「淡水生活體驗平台」,傳遞「共學、共玩、共好」的行旅概念。 此外,淡水,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女路」是將觀光和女性歷史結合,呈現女性在這裡發光發熱的故事。旅學堂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從家庭走出去,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淡水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帶著旅人走訪女性發展軌跡的地景。 2、分享大拜拜活動期間如何融入在地文化旅遊體驗,如:扮百將 👉2024淡古博物館在6月10日端午節推出「百將臉譜彩繪樂」及「暗訪文史走讀行」活動。「百將臉譜彩繪樂」首次邀請匠師為民眾「畫半臉」扮百將,並透過臉譜圖卡分享傳承百年的習俗。 👉訪談來賓 :『林自賢 (芭樂師)』 - 『將容文創』創辦人 1、分享"面師"這個職業的起源 2、有趣的"將容"文化是從何時開始發展起? 3、迎神廟會中的將容種類有哪些,面師在彩繪時該如何凸顯特色?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