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主題
誠雲的週記故事、我是誰-青少年同志的自我認同
本集內容
誠雲,目前就讀大學法律系四年級。寫下17歲的週記故事,心情顏色是黑色,那一年他被出櫃,沒有任何朋友支持,也不知道幫助在哪裡,他突然失去對生命的意義。
誠雲提到,大概國一時就知道自己的性傾向,但是他不想承認,到了高三看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產生同情和同理,希望自己以後不要那麼悲慘,也不要躲躲藏藏,於是有了自我認同,承認自己是同志。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跟他說,以後你有喜歡的人,他們都會接受。但是當這件事情真的要去面對的時候,卻是一個門檻,不只是自己會糾結,家人也需要調適的過程。誠雲說,爸爸變得很擔心,擔心他被欺負,而媽媽也要調適,媽媽要調適的,不是他是同志這件事情,而是以後他兒子的另外一半是男生,還有他不會有媳婦,而是有另外一個兒子。
因為誠雲不想再壓抑,想要自在做自己,於是誠雲將自己是同志這件事情,告訴了信任的同學,沒想到就在班上傳開了,大家知道他的性傾向之後並沒有很友善,會用戲謔、開玩笑的語氣跟誠雲說,你不要靠近我,我怕你喜歡我,並且也會把誠雲的東西丟到操場,說有病毒,怕被傳染…等等,那個戲謔、開玩笑對當時的誠雲來說是個傷害,一直到現在誠雲還是會想起那時候是怎麼被對待的,也會讓誠雲的自我認同產生懷疑真的要成為同志嗎?要繼續做自己嗎?還是回到自己舒服的地方就好,那個過程是很傷心的,很痛苦的。
有一次,段考之後,誠雲走到學校的陽台,那一天太陽很大,誠雲想著,如果現在從那邊跳下去,會怎樣?那時候學校的一位老師,剛好經過,說了一句話,今天天氣很好,可以出去走走,或許那位老師不知道誠雲的情緒,也不知道誠雲有多麼無助,但是這句話拯救了誠雲。
大二那一年,誠雲參與同志遊行,在遊行裡面找到很多力量,他發現自己並不孤單,現在誠雲完全接受與認同自己的同志身分。
青少年同志要如何認識自己、認同自己?
青少年同志,該不該出櫃?
#誠雲的青春週記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王佳玲心理師
節目名稱:在青春的週記裡
播出時間:114年1月11日早上9:30
實體收聽:臺北廣播電台FM93.1
全新網路電臺:聽臺北T Radio
請立刻點擊、體驗「聽臺北」
👉 http://tradio.gov.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