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玩味時代圖片

玩味時代

主持人安雅
受邀來賓 大溪文史調查暨導覽老師 - 黃建義老師、大溪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 - 林澤昇老闆、大溪日籍料理主廚 - 近藤香子媽媽
玩味時代圖片
2025/04/06 (日)

本集主題

百年木香老鎮-大溪

本集內容

<< 第一單元 : 黃金年代 >> 大溪,舊稱「大姑陷」、「大嵙崁」,前身「大溪鎮」,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南部。大溪的地貌以河階為主,主要是隨台北盆地逐漸陷落後,大漢溪的出海口由桃園縣蘆竹鄉的海湖附近改流到台北盆地,過程中產生向下切割作用,因而形成河流兩岸的河階地形。此處是復興區的木材輸出門戶,以大漢溪爲河運管道,並為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透過小帆船由大漢溪行駛淡水河,與大陸之間貿易興盛,造就了許多知名商號,並在淡水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跨越近百年的歷史老街街屋,是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資產,充分展示大溪人的生活與歷史定位,保留當代居民的軌跡,以及饒富舊時風貌的石板古道,構成了極為特殊的聚落風貌。 大溪,不僅擁有深具歷史意義的兩蔣文化、木藝老街、聞名的豆干小吃,還有台灣首座無圍牆的市立博物館-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而這個人文薈萃的小鎮,更孕育了一代傳奇歌后-鳳飛飛。湖光山色的大溪,與老街周邊串連的許多古蹟、商號、寺廟、街角館,加上各式台灣傳統古早味小吃、童玩,呈現豐富多采深具人文歷史的迷人樣貌。 ⭐️<< 第二單元 - 樂饗行旅故事館 >> 👉訪談來賓 :『黃建義老師』大溪文史調查暨導覽老師 1、大溪地名何來,及地理位置概述 光緒年間劉銘傳巡撫在此設立撫墾總局,策劃「山」地開發,並推廣樟腦產業,又將「大科崁」的「科」加上「山」字頭成為「大嵙崁」。 清日甲午之戰後,臺灣割讓給日本,西元1920年日本人又將「大嵙崁」改稱為「大溪」,沿用至今。大溪區原為復興區的木材輸出門戶,以大漢溪爲河運管道。雖然現在河運已經不再,但當地昔日的渡船頭仍然保存。大溪爲北橫公路的入口端,因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為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展生態休閒遊憩東都心之重點發展區。 2、大溪歷史流變及發展史中精采的地方人文土地故事分享 大溪是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透過大漢溪小帆船行駛淡水河,與大陸貿易興盛,造就了許多商號與商賈。日治大正時代流行巴洛克建築風格,和平路、中山路等老街,各商號融合巴洛克式繁飾主義和閩南傳統裝飾圖案,包括希臘山頭、羅馬柱子和中式的魚、蝙蝠等祈求吉慶的圖案混合,形成一種大溪專有的特色。和平老街因為開發較晚,老屋的保存狀況也較好,街上特色商店林立,十分熱鬧。談到大溪的發展史,就不得不提到李金興家族與林本源這兩大家族,因為他們對大溪的發展影響很深。因大漢溪河運便利,李金興船隊往返於艋舺( 萬華)、滬尾( 淡水) 之間,運出大溪盛產的樟腦、茶葉、木材,運回生活必需品。林本源家族為躲避漳泉械鬥,避禍於大溪,興建大宅“通議第”,並在大溪大量收買墾權,成為大租戶,並經營米、鹽、木材等運輸事業。 ⭐️<< 第三單元 - 趣淘時光 >> 👉訪談來賓 :『林澤昇』- 大溪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老闆 1、分享與大溪新南12的結緣以及新南12的過去與現在 大溪中山路又稱新南老街,與熱鬧的和平老街氛圍不同,這裡有著靜謐閒適的氣息,華麗的仿巴洛克式牌樓立面林立兩旁,歷經航運發達的黃金時期,繁榮商號與高級住宅多聚集與此。此處老屋新生的典型案例為「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前身為傅祖鑑醫師舊宅的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深耕在地的文創設計空間,踏入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一面色彩鮮豔的手繪壁畫,記錄著老宅的發展故事。1918年至1919年,新南街上的牌樓立面陸續落成;1938年,傅祖鑑醫師在「燕居」這座3間1戶的院落上,設立藥房、診所與住宅,執業了近20載。1966年與1969年分別經過產權移轉,一度成為音樂教室,直到2014年由新南12團隊接手,歷經一整年的修繕後,才形成如今的樣貌。當時流行華麗突出的山牆裝飾,讓常見的1樓平房有著樓房般的氣勢,以洗石子或泥塑做出的半浮雕裝飾,圖像除取自台灣傳統建築元素,也有花草、勳章等西洋建築元素,打造出各有千秋的街區景觀。而新南街運用洗石子裝飾的牌樓,大多以外來圖像為裝飾核心,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的團花與石砌紋就是其一。 2、新南12在文創轉身後,將如何創造另類視野賞玩”新”大溪 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老宅,以嶄新形式,與在地居民一同見證,這座三進式的百年老屋經修復後,串連手作藝品、獨立書屋、咖啡輕食、課程講座和老屋空間等元素,為老街注入新思維、新活力。商行利用第一進的空間,展售在地青年自創商品,從設計師明信片、藝術家飾品,到花色、材質、款式都迷人的日本媽媽「笑班」手作包款、帽子,都受到喜愛。2樓的餐飲空間以紅磚牆、老傢具營造氣氛,鍾佩林研發的星辰醋飲、唉唷蕾夢等飲品,是夏日最舒心的選擇。老屋第二進部分空間,規劃為獨立書屋和民宿,老瓷磚、洗石子、紅磚牆與新式建築混合的美感,讓老屋充滿能量。 在老宅的架構下,林澤昇希望從空間產生無限的可能性,在舊文化中激盪出新靈感,也讓厚實底蘊活化成再次發展的養分。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不僅販售飲品、餐點、品牌選物,也設有「天井逅書」書店,除定期推出的企劃主題選書,書區也會舉辦講座和讀者進行交流,空間採取多角化複合式經營,不只創造出品牌的能見度,同時也提升了文化面的深度溝通。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