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JavaScript function. If the web page function cannot be used normally, please enable the JavaScript state of the browser.
::::::
玩味時代圖片

玩味時代

主持人安雅
受邀來賓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煥民新村-張玉漢總監、台北街區漫步 & 嘉禾新村導覽 - 楊晴茗老師
玩味時代圖片
2025/10/26 (日)

本集主題

台北眷村小旅行

本集內容

<< 第一單元 : 黃金年代 >> 在快速變化的都市風景中,隱藏著恬靜的眷村,無論是擁有溫泉公共浴室的北投中心新村、轉型為藝術劇場與親子園區的嘉禾新村,又或是有著豐富淺山生態的蟾蜍山煥民新村,旅人現今皆能漫步其中,感受過往的人情溫度 這些眷村各有特色,有的轉型為文創據點,有的保留完整聚落風貌,並串聯在地歷史與生活記憶。 位於新店溪水岸邊的永春街131巷裡的嘉禾新村還保有四棟歷史建築,在熱鬧的公館商圈沒想到還有這麼一處靜謐的眷村。前身是國軍的聯勤通信修理廠,由眷戶自立建設住宅而成的家禾新村。如今,經過修復成為藝術劇場和親子園區,透過將軍老宅「嘉禾故事館」、二戰前的招待所「日式聚場」譜寫老屋新生的故事,為眷村精神注入全新活力。 而蟾蜍山聚落依偎於新店溪畔,這裡座落著台北市保留最完整的空軍眷村「煥民新村」,隨著歲月沉澱,空軍軍眷、農業試驗所的職員眷戶,以及來自各地的城鄉移民在這片山城扎根。近年來,社區致力於保存文化記憶,聚落內留有清代的水利設施、日治時期的農業研究場,緩步穿梭其中,彷彿置身於歷史縱深中。夜間更有蛙類、蛇類、白鼻心、山羌、貓頭鷹、蝙蝠等生物現蹤,社區更不時舉行文化與生態導覽調查活動,邀請旅人與居民共同探索這座永續山城。 ⭐️<< 第二單元-樂饗行旅故事館>> 👉訪談來賓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煥民新村-張玉漢總監』 1、南方放電 NOW 公館-巷弄藝術節介紹: 南方放電 NOW 公館-巷弄藝術節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以「融合科技 × 藝術 × 音樂,與台北對話」為主題,策劃了「南方放電 NOW 公館-巷弄藝術節」。以「放電」為核心意象,象徵寶藏巖長年累積的創作能量走出山城,外溢至公館街區,透過多元創作介入城市空間,促成跨領域合作與在地參與,讓藝術不只被觀看,而是直接發生於日常,成為城市流動中的文化語言。 多元藝術語彙,交織城市的文化景觀 本屆「巷弄藝術節」所有展出作品皆為藝術家專為活動創作的全新作品,形式涵蓋裝置、聲音、表演與互動媒體,分布於水源市場內外、金石堂汀州店、量水室古蹟廣場、水源町公園、小觀音山生態步道及寶藏巖綠野地。 此外,水源市場外圍新設貨櫃展演空間「水源213」,寓意在市場原有 212 個攤位之外,延伸出「第 213 攤」,專門販售文化與藝術。首檔展覽為「蟾蜍山|煥民新村」主題展《築一座家的樣子》,以影像與圖像細膩記錄山城聚落的生活軌跡,呈現社區與土地之間深厚而真摯的連結。 「水源213」的首檔展覽是「蟾蜍山|煥民新村」主題展《築一座家的樣子》: 街區互動任務與跨領域活動,邀請全民參與 除靜態展覽外,藝術節推出多項互動任務,包括結合解謎與定向活動「充電進行中」、明信片創作「南方時光膠囊」,以及尋找限定公仔的「蟾術大釋放」,邀請民眾放慢腳步、透過玩耍的方式探索展區,進而發現隱藏在公共場域的亮點。 2、台北特色眷村介紹: 特色眷村,在都市角落喘口氣,尋一片光陰故事,在雙北快速變化的都市風景中,隱藏著恬靜的眷村。無論是擁有溫泉公共浴室的北投中心新村、轉型為藝術劇場與親子園區的嘉禾新村,又或是有著豐富淺山生態的蟾蜍山煥民新村,旅人現今皆能漫步其中,感受過往的人情溫度,探索台北與新北眷村再生的新風潮。 3、都市裡的百年山城-蟾蜍山煥民新村介紹 蟾蜍山聚落位於臺北盆地南端、臺大公館商圈旁,聚落內保留了都市發展的軌跡,包含清代的水利設施、日治時期的農業研究佈局,中美協防時期因戰略重要性成為軍事進駐要地,除空軍眷村「煥民新村」隨之興建之外,部分眷戶及臺北城鄉移民更在聚落周邊「自力營造」家戶房舍。蟾蜍山煥民新村是臺北市少數被完整保留的空軍眷村,同時也是建物型態多元的山城聚落。 豐富的歷史文化及生態資源,蟾蜍山聚落在2016年由臺北市政府登錄為文化景觀。回應文化景觀之核心價值,規劃以青銀共好鄰里網路、眷村文化保存創生、都市農藝食農教育、生態學習體驗四大面向為發展目標,盼成為臺北山城眷村的最佳典範,豐厚城南地區的文化內涵和在地記憶 蟾蜍山聚落依偎於新店溪畔,這裡座落著台北市保留最完整的空軍眷村「煥民新村」,隨著歲月沉澱,空軍軍眷、農業試驗所的職員眷戶,以及來自各地的城鄉移民在這片山城扎根。近年來,社區致力於保存文化記憶,聚落內留有清代的水利設施、日治時期的農業研究場,緩步穿梭其中,彷彿置身於歷史縱深中。 人為的低度干擾,更讓煥民新村有別於鄰近的公館商圈,為蓊鬱樹林與清新空氣環抱,此區成為上百種物種的棲息地,夜間更有蛙類、蛇類、白鼻心、山羌、貓頭鷹、蝙蝠等生物現蹤,社區更不時舉行文化與生態導覽調查活動,邀請旅人與居民共同探索這座永續山城。 ⭐️<< 第三單元-趣淘時光>> 👉訪談來賓 :『台北街區漫步 & 嘉禾新村導覽 - 楊晴茗老師 』 1、眷村生活與情懷分享: 眷村的情懷是一種深刻的情感和文化記憶,它包含著共同的家國記憶、來自各地省份的文化交流、以及因鄰里間的親密互動而形成的獨特生活方式。 這種情懷透過眷村的建築、食物、語言、以及文學藝術等形式展現,並在眷村改建或消失後,成為人們懷念與傳承的對象。 情感與生活:緊密的鄰里關係: 早期眷村的封閉式環境,讓住戶們基於共同的意識形態和生活背景,發展出頻繁的互動。 共同的生活經驗: 鄰居間經常互相幫忙製作節慶食物,麻將也是常見的休閒活動。 多元文化的融合:來自不同省份的居民帶來了各地的特色麵食,豐富了台灣的麵食文化 2、嘉禾新村介紹 : 嘉禾新村的前身是聯勤通信修理廠,1956年後原廠房改為眷舍,正式改制為眷村。園區內保留兩棟高階將官宅邸,建築格局方正、擁有大面積獨立庭院。還有一棟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招待所,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興建的防空洞。隨著時代變遷,空間功能不斷轉換,曾是休閒、軍事設施,轉作住家居所,如今成為傳續眷村精神的文化場域,以「環境劇場」、「親子園區」為定位,透過親子園區、眷村文化保存創生、藝術實驗/展覽演出三大面向為營運架構。 結合公館、汀州路、三軍總醫院、自來水園區、寶藏巖聚落等周邊各項文化設施和資源,以眷村脈絡為根基,賦予歷史空間新意涵,藉由田野踏查、實境遊戲、藝術實驗、手做課程等,邀請民眾在綠高樹、紅磚牆下一起探索學習,延續「處變應變」眷村精神,實踐世代共融情懷。
:::

提供臺北都會第一手資訊,為城市傳遞心動與感動。


地址 104027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62-2號4樓
電話 (02) 2595-1233
傳真 (02) 2592-2588 及 (02) 2596-2115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另開新視窗]本網站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LIVE